市场
`
2012/7/24 08:21
评论:手机预警未发送因技术障碍还是制度障碍
0
0

在这次暴雨预警过程中,气象部门本来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放弃了全网群发短信这一最高效的告知手段,为其工作留下明显的硬伤。

7月21日的大暴雨为什么气象部门没发送预警短信?北京市气象局负责人表示,手机预警信息发送尚有技术障碍,北京人口特别集中,发送短信的基站却十分有限。但戏剧性的是,北京联通、北京移动等电信运营商却不认可气象部门“发短信存在技术障碍”的说法,表示全网发送短信不存在技术障碍,此前已与市政府合作多次。(7月23日中广网)

手机预警到底是否存在技术障碍?从技术上,相信运营商的说法是对的,这从大家日常收到的各种政府群发短信可证,去年在同样基站条件下,仅除夕一夜,北京的手机用户就发送了共10亿条短信。

当然,运营商的反驳也并不能说明气象部门在撒谎,具备千万级短信群发能力的是运营商,而气象部门自有的“短信终端发送渠道”就相当有限,其“一秒钟最快能发出去400条”的表述也合理。

但问题是,在预测到特大暴雨后,既然已经有过多次市政府与运营商大规模全网群发短信的合作经验,又明知自有的短信终端不堪使用,气象部门是否选择了去求助运营商对市民广而发之呢?是意识问题,机制问题,沟通问题,还是经费问题?

在这次暴雨预警过程中,气象部门本来做了很多努力,但由于放弃了全网群发短信这一最高效的告知手段,为其工作留下明显的硬伤。

气象信息只有被公众所利用才有意义。事实上,过度依赖自有气象短信服务平台,而缺乏向运营商、公众免费提供手机短信预警动力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

严格说公众获得气象信息是不应该收费的,但在某些气象部门,气象信息又常被看做一种可以垄断的资源,很多气象部门下属有专门负责销售天气预报的SP服务商。2007年,某省会遭遇暴雨袭击,由于当地气象局放弃移动运营商,而让自家公司发送预警信息,使大部分市民没接到暴雨预警,最终导致至少2人死亡。当地气象局称:“负责发送灾害气象预警短信的河南华云公司因技术原因,他们只能优先发送短信给交费定制天气预报的手机用户。”

人命关天,公众利益天然第一,希望此类悲剧不会再重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