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2/7/18 10:20
民资入局需政策与市场合力 专家建议可先推进试点工作
0
0

与国有资本相比,民间资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和逐利性。从长远来看,应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这些特性,在电信行业引领一些更加符合市场与未来发展的变革潮流

工信部发布《关于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后,业界关于民资进入电信业这一话题的讨论逐渐升温。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标志着电信业开放迈出关键一步,一时间引起各方人士高度关注民资入局的相关问题。那么,民资进入电信业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方式,需要哪些配套规划引导,才能激发民资活力,进而巩固后续发展信心?

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资深电信专家王留生先生,他表示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之后,整个产业的格局会发生一些变化。各个层次、各种水平的产业链参与者将会在一个市场中进行竞争,市场竞争秩序与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将会日趋复杂化。

四方面破解“弹簧门”

近年,关于民间资本的健康投资发展问题始终萦绕在各方心头,但民资进入垄断领域的现状却令人喜忧参半,因长期存在“透明天花板”问题未消除。如今,工信部明确指出八大重点领域鼓励民资进入,敲定“新36条”落实细则,意味着电信业开放步伐取得重要进展。不过,业内对民资可能遭遇“弹簧门”的问题仍存担忧。

对此,王留生指出,一般的产业市场分为三种:即完全政策壁垒市场,充分自由竞争市场,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由政策壁垒向充分自由竞争过渡的市场。在这三个市场之中,民营资本已经充分融入了充分自由竞争市场,并积极在中间过渡市场寻找新的机会。当然,由于国内管理体系距离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管理还有很大差距,加上市场本身具有的残酷性,以及实力极其庞大、资金雄厚的国字号企业的存在,在很多行业,民间资本往往会先被“玻璃门”限制壁垒撞得头破血流;或者付出巨大代价进入后,可能又被各种错综复杂的市场势能综合而形成的“弹簧门”挤弹出局。

鉴于此,王留生表示,电信产业作为由完全政策壁垒走向充分自由竞争的样板地和试验田,有必要在开启民资进入,逐步走向充分自由竞争市场化方面更加谨慎一些,更加贴心一些。因此,国家应从政策稳定、扶持引导、契约保障以及不对称管制四个方面入手,提升民资的参与积极性,并降低一些非市场因素的风险。

政策与市场合力降低民资进入风险

事实上,民间资本进入电信业的道路已探寻多年,不过以前进入的领域主要集中在增值领域,而此次《实施意见》鼓励民资以参股方式进入基础电信运营市场。王留生指出,基础电信领域和以前的增值领域有着很大区别,其整体性、投资数额与回报周期、运营成本,以及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些社会问题,相比增值领域要更复杂得多,因此要求相对更高,相对而言风险也会更大。

对此,王留生建议,在短期内民资应该考虑三种方式进入:一是资本整合,一些志向相投的资本可进行整合,形成竞争力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承载方,然后进行一些尝试;二是与传统的企业通过资源置换方式进行优势互补的合作,将一些其他领域先进的经营理念与发展经验带到电信行业中来;三是进行资本运作,以参股或者投资到成熟电信运营企业的方式进行市场渗透,以逐步扩大民营资本在电信行业市场的影响力,也能从中分得一些收益。

与此同时,王留生进一步分析称,与国有资本相比,民间资本最明显的优势是具有灵活性、创新性和逐利性。从长远来看,应该充分发挥民间资本的这些特性,在电信行业引领一些更加符合市场与未来发展的变革潮流,并通过积极参与到电信产业的各个方面,使其管理水平、服务意识、工作效率、运营透明度以及业务创新等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正向激励,以政策为辅助引导并保驾护航。

创新规划巩固后续发展信心,建议选用试点模式

电信业放行民间资本,行业的竞争主体走向多元化,与之相伴的是原有的产业格局、竞争格局预计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各个层次、各种水平的产业链参与者将会在一个市场中进行竞争,市场竞争秩序与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将会日趋复杂化。对行业监管部门而言,一定会面临新的挑战。王留生对此建议,在监管方面,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以确保电信产业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维护民间资本持续投入的热情。

首先,尽快制定、出台与新市场相匹配的对应规则和管理体系,并且在以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和改正,以确保遇到一些问题和纠纷时有章可循。

其次,应该在政策与流程管理方面满足民间资本的服务需求,减少甚至消除民间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非市场性干扰与障碍,提升民间资本后续发展信心,并为将来其他非开放市场领域的进入探索宝贵的经验。

第三,在产业竞争与合作方面,应创新一些合理引导与层次化规划,充分考虑各方整体利益。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市场的发展,可进行逐步放开与优化调整,确保市场竞争与服务水平得到科学而有效的持续发展与提升。

第四,要在引进民间资本方面进行准确定位,量力而行,合理管控,不宜贪多求快,必要时可以先进行一些试点工作,等具有一定运营与管理经验之后再规模化发展推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