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工商局日前启动“叫停电信收费不合法规则”行动,目标直指诟病日久的电信收费问题。但《人民邮电报》针对工商部门的行动撰文,强调电信行业的特性和法律政策环境,直指工商部门越权执法,也无权“叫停”电信收费。(2月13日中国广播网)
电信作为垄断行业,被指存在诸多霸王条款,因收费不合理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由来已久。有勇敢的消费者,也不间断地发出过叫板电信的声音,但结果多因“蚍蜉撼不动大树”而归于沉寂,没有彰显威力和效果。这次由哈尔滨市工商局“领衔”发出的声音则明显不同,毕竟是执法部门公开地质疑电信的不合理收费,也因此引来《人民邮电报》的高调反驳,一场好戏似乎剑拔弩张地拉开序幕,会以何种形式和效果收场,还得且听“下回分解”。
当然,电信部门就算有《人民邮电报》力挺,这次也已经呈现“势单力薄”之状。哈尔滨市40多名律师联名发表声援信,支持哈尔滨市工商局的执法行动,呼吁政府制止电信不合理收费,并表示愿为哈尔滨市工商局提供法律援助;紧接着哈尔滨70余名电信用户,联名表示坚决声援并参与工商部门的维权行动。就算电信部门有《电信条例》的“尚方宝剑”,工商部门和消费者也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坚强后盾”。何况那么多的律师介入和声援,应该都不是无的放矢的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排除全国各地都会有律师和消费者加盟支持,毕竟这是事关每个消费者利益的大事,电信部门就算再有底气,如果没有积极回应的态度,就算暂时维持现状的结局,落个“失道寡助”的尴尬也是在所难免的。
既然实行市场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取向,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配置社会资源,也是合情合理的要求。长期来,消费者为电信行业的发展已经支付了足够多的成本,且电话和手机用户普及,经营成本降低的现实条件下,电信部门理当积极地顺应公众的呼声降低资费,回报消费者的支持。但非常遗憾的是,电信却自恃老大置若罔闻,伤透消费者的心。各地消费者协会公布的投诉统计中,通信服务类投诉量屡屡排在首位,即可见问题严重之程度。
电信部门与消费者的关系既然僵持到了这个程度,作为自身是否该有点自知之明?日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在回应垄断行业改革明显滞后,造成不公平竞争的话题时,也说到了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面对逐浪高的改革呼声和必然趋势,电信部门是否该多点“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自觉性和紧迫感,而不是展示继续“负隅顽抗”的强势形象,在消费者面前留下个不算完美的“背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