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谷歌以125亿美元天价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行为,对我国来说,不仅是一次很好的启示,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至少有三方面是值得学习并需抓紧推进。
要重视专利的积累
转变安卓阵营在专利诉讼中的被动局面是谷歌最先要解决的“燃眉之急”。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后获得的1.7万项的专利可以帮助谷歌打破苹果、甲骨文、微软等巨头联手打造的专利封锁,加强自身在移动领域的掌控力和竞争力。业界普遍将谷歌发起收购的原因归于充实专利弹药库,此说虽略显偏颇,但却反映出专利在IT巨头战略版图中的重要位置——专利已成为IT厂商竞争的又一象限,是狙击竞争对手的重要武器。以谷歌苹果正在竞逐的InterDigital的专利为例,这些专利可以让苹果在每台iPhone上节省3-10美元的成本,也可以让安卓手机价位从150美元提高到200美元。而这组数据能够很好地印证谷歌副总裁戴维德所说的一句话:“他们不依靠研发新功能或新设备来展开竞争,反而通过法律诉讼”。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完成后,专利诉讼或许会暂告一段落,但各大巨头对专利的拼抢并不会结束,甚至会愈演愈烈,类似柯达和IntelDigital等拥有大量专利的老牌企业正在待价而沽。可预见的是,未来将有更多的公司因为专利被大企业吞噬。专利的缺失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不容回避的“硬伤”,我国本土企业要通过自主研发、购买专利、组建专利池的方式不断丰富自身的专利储备,强化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
要重视产业链的整合
当前,平行化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已被垂直化的产业链整合模式所取代。通过将传统的终端设备制造、软件开发、数字内容提供等产业环节进行重新组织,构建纵向一体化的产业链体系,不仅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能,还能掌控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此次谷歌对摩托罗拉的收购,除要缓解专利危机外,将自身强大的谷歌应用与摩托罗拉终端进行“垂直化”集成,形成一个包括安卓操作系统、谷歌网上应用商店以及终端在内的“谷歌软件包”,才是最重要的事。基于产业链的竞争替代产品竞争成为主流竞争模式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不仅限于移动互联网领域,正在向互联网电视、IC设计等硬件领域扩展,未来竞争必然是以各种方式形成的产业链生态体系间的竞争,或如封闭的“苹果花园”,或如谷歌+摩托罗拉的整合模式,或如微软与诺基亚的战略联盟。面对全球IT巨头加速整合带来的更强竞争压力,我国本土企业若无法及时形成全产业链的有效控制和整合能力,则将继续受制于谷歌、苹果等跨国巨头,更难以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有所建树。唯有不断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加速推动设备、系统、应用、服务的一体化发展,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一搏之力。
要重视大企业的培育
谷歌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如业界所传或封闭安卓、或出售摩托罗拉移动硬件业务等,未来仍存诸多变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在企业强强联合垂直整合把控产业链的模式下,以谷歌、微软、苹果等美国巨头主导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的格局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这恰恰印证了一个观点:国与国之间的产业竞争已日益表现为各国大企业间的竞争,且跨国企业凭借先发优势使得产业发展的“马太效应”日益凸现,强者恒强。三星、LG和索尼等大企业对市场掌控力度的削弱,以及诺基亚昔日手机行业霸主时代的结束,使得欧洲和亚洲国家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体系中的地位日趋边缘化。我国信息产业大企业近几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规模实力与国际巨头差距悬殊,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仍任重而道远。我国唯有集中资源,加快推动企业间的并购整合,重点扶持一批能与国际巨头同台竞技的大企业,才能避免在新一轮信息产业发展中,重蹈产业受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牵制的覆辙,进而牢牢把握产业发展的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