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最后一个季度,诺基亚在全球移动终端市场的份额达到了历史性的40%。
这一数据在2008年的1月获得公布时,伴随它的还有诺基亚当年移动终端利润大涨33%的骄人业绩。当时,信心满满的诺基亚对次年的市场依旧给出了乐观的预测,认为会实现10%的增长,而其自身增长速度仍会快于市场。
事态的发展出乎他们的意料。
2008年第四季度,诺基亚全球移动终端销售额比2007年同期下降19.5%,利润同比下降更高达69%。
此后至今,如人们所见,诺基亚的状态再也未曾恢复,甚至一路下滑。
意料之外的滑铁卢
“一年之间如此大的跌幅,过去对于许多终端厂商来说都不多见。”当2008年底谈及这一状况时,一位诺基亚欧洲员工曾这样表示。
彼时,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几大曾经的手机巨头都遭遇了同样的滑铁卢,只是有些人已经熬不过寒冬,有些人看似仍有大把时间。
或许对于诺基亚们来说,时局变得太快,他们还来不及反应,其实却是自身低估了经济中的危险因素,忽略了市场中的诸多变数。
事实上,在当时诺基亚做出乐观预测时,包括IDC在内的许多市场研究公司已经发出反对声音和警告,指全球经济中不利因素增加,市场环境并不乐观,不会实现前者所期许的增长。
这一年,诺基亚的大跌直观上源于手机销量的减少,并手机单价的下降。在发布2007年业绩之时,诺基亚确实预判2008年手机平均销售价格会下降,但当时认为总体销售额仍将上升。
全球经济状况恶化的速度明显比想象得快。2008年第一季度,美元疲软、美国总体经济放缓影响已经显现,而欧洲经济也出现放缓迹象。当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彻底引发了本轮全球性金融危机。
在2009年初,面对风光不再的2008年业绩,诺基亚方面无奈表示“宏观经济环境迅速恶化,日趋减弱的消费者信心、史无前例的汇率波动和贷款紧缩持续地影响了移动通信行业”,并对2009年形势做出“一点也不令人乐观”的预判。
积重未返
2008年诺基亚的表现背后,不仅仅只是全球经济难关。
如果说2008年更多是经济形势毁了诺基亚的报表,则2009年更多隐性因素充分暴露。
2007年,在诺基亚的全盛之年,iPhone出世了。它的风行让业界嗅到了一丝气息——这是新时代智能终端的标杆,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时代真正到来。
此时,作为行业老大,诺基亚的步伐却迟缓起来。
2008年,诺基亚在大半年的时间里没有推出重量级、具有号召力的新品。到了年末的诺基亚世界大会,推出了一款值得称道的N97;其余新品则被犀利的评论人士称为“修补”、“翻新”之作,比如多款曾颇受欢迎的老机型的升级版们——所做的改动只是提高摄像头像素、改换外观设计尔尔。
2009年,诺基亚似乎再没有一款令人印象深刻之作,只是保持着原有的产品组合模式,一直到2010年8月,终于推出一款被其自身寄于厚望、视为“旗舰型智能手机”的N8。
“在今天的移动终端市场,这样的‘推陈出新’速度实在令人匪夷所思,难道这家老牌巨头已彻底失去了创新能力?”在一个国外知名手机发烧友社区中,名为“Andrew”的用户这样写道。
质疑声一片。
今天的移动终端市场的变化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不进则退。尤其对于行业老大而言,新的互联网力量侵入,它首当其冲受到围攻。
由2007年底40%的市场份额降至2008年底的37%,再至2009年的34%,年均3%的跌幅已足以体现诺基亚市场地位所受到的冲击。尽管2009年这一数字曾被指短暂回升至39%,而在今年第二季度又跌至33%。
“诺基亚过去的产品组合也出现了问题,一个典型的例子即是其在中国市场的状况。”国外分析人士认为,“诺基亚在中国手机市场开始出现间断性的负增长,而过去诺基亚凭借其高中低档手机组合在这一容量极大市场的各级地区都如鱼得水。”屋漏偏逢连夜雨,在这一时期,窜货等管理制度漏洞所带来的问题也一时爆发,给诺基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这一时期前后,诺基亚已将未来获取价值的希望倾注于其对转型的投入上,最多时一年之间诺基亚曾对十数家相关企业实施并购等投资行为,构建其互联网服务帝国。可惜至今这些投入回报微薄,未能堪大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