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 诺基亚“窜货”风波近日愈演愈烈。据媒体报道,来自全国15个省市的200多家经销商将在北京集体声讨 “老东家”诺基亚,并称诺基亚存在价格垄断、偷税漏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本地经销商对其代理的手机进行跨区域销售,这种交叉销售行为即属于 “窜货”。有网友留言称“市场经济,‘窜货’很正常”;也有网友指出,“有‘窜货’问题是来自价格的不稳定,没法人为控制,强力制裁只会导致一拍两散。 ”
是否该阻止经销商 “窜货”行为?财经版的读者们,对此又有何高见?
[观点]
A、应建立保证金制度,同时还应量化“窜货”行为的惩罚条款,消除或缩小“窜货”的利润空间
B、“窜货”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只要不危害消费者的权益,就无须阻止
C、无论谁对谁错都应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以使供货双方能够公平博弈
请在今天下午4点前,将您的 看 法 发 送 至 xwcbcj@sina.com,我们会在下一期的财经版将您的精彩观点“亮”出来。
[我有话说]
上期观点摘选
成品油调价机制是否该模糊化处理?
张家咏:任何商品的调价机制都不该模糊化,成品油更是如此。模糊化调价机制容易生成“猫腻”,“忽悠”消费者,让市场变得更为垄断。
慈溪人:适度的调整是明智的,但不应该改变调价机制更加公开、透明的大方向。如沿用垄断思维对调价机制进行模糊化处理,从长远来看对行业发展是有害无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