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7/20 09:53

物流信息化重在服务集成

通信产业报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 张建雄

物流信息化,其实是供应链信息化,搭建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不仅能提升上下游企业乃至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还可以提高全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中明确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列为调整和振兴物流业的九大重点工程之一。

2008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值为18.3%,世界平均值是11.6%,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2002年就已经控制在8.7%以内;对于我国宏观经济来说,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将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值降低1%,就意味着节约全社会成本3000亿元(2008年我国GDP为30万亿元)。

同时,我国目前公路运输车辆平均空驶率约为35%,燃油浪费约200元-300亿升/年,由此产生的额外道路损耗约100亿元/每年。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可以有效降低空驶率,降低燃油浪费,减少道路额外损耗,确保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确保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基于我国物流信息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发展,中国电信结合综合通信服务提出了以互联互通为主旨的全国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思路,以推动全国物流信息共享,提高物流业务总体运营效率。

高速发展中的迫切需求

我国物流业近年来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仍然存在着运作成本高、运输资源浪费严重、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物流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物流信息资源整合困难等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平均运价下降,但油价上涨,物流企业特别是运输型物流企业经营更趋困难;此外,因为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大量物流车辆空驶,更致使道路损耗和燃油浪费严重;同时,中小物流企业的计算机网络普及率低,使得信息化推进难度大;而企业间的物流信息系统难以实现互联互通,使得物流企业间难以实现信息共享。事实上,物流企业类型有很多种,同时又与相关政府部门有着业务往来,他们各自的信息化需求是不同的:

首先是货代企业,即配货站,是中国物流市场中促成货运需求和运力资源之间交易的主要市场主体。目前,全国约有60万家配货站,绝大多数为没有正规商业注册的私人商业实体,而各地物流信息服务商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这些配货站。配货站对物流信息服务的需求主要是货源和车源信息,对配货信息的准确性要求很高。

其次是运输企业,我国物流运输公司90%以上属于中小型企业,全国约有1000万辆物流车辆中,其中70%是长途货运车,需要各种物流相关信息服务;同时运输企业还需要跟踪监控在途运输车辆的位置和状态,并能进行动态调度,以提高行驶安全性和物流车辆利用率。

第三是仓储企业,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中转、流通加工等仓储服务,具有一定规模的仓储设施、设备。仓储企业一方面需要更多渠道发布仓储供应信息、获取仓储需求信息、拓展客户,并进行安全可靠的电子交易,另一方面还需要仓储内部管理信息化,包括车辆或货物定位、仓位管理、货物管理、订单管理、设备管理、仓储视频监控等。

第四是货主企业,包括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外贸企业及零散个人等,这类企业需要方便寻找和比较物流供应商的信息,支持物流电子交易及可靠的交易保障机制(信用查询、担保、保险等)以及支持货物实时状态跟踪的服务。

第五是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在运作过程中会与各相关政府部门(包括交通局、海关、工商、税务、交管、检疫、物流协会等)发生业务往来,政府部门需要有效渠道发布政策/行业信息,物流业务监管等,以提高物流行业的运行效率。政府部门还需要对当地物流行业运营情况能进行宏观统计和分析、物流价格指数预测等,为制定物流行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引导物流业良性发展。

落后的物流信息平台

所谓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就是指通过对物流共用信息的采集,为物流企业、货主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个体提供基础信息的支撑,以满足其对物流信息服务的需求,支撑企业各项业务功能的顺利实现,同时通过共享信息支撑政府部门间在行业管理与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协同工作机制而建立的信息平台。

其主要功能是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我国目前尽管存在着不少的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但大多是低水平的重复性建设,服务功能单一,主要提供信息发布、查询等初级服务内容,而需要最迫切的信用评级及认证、交易促成及结算、中小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等功能尚未很好地实现;同时,仍然缺乏全国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提供多功能、高质量、高效率、贴近市场需求的信息服务,致使许多中小物流企业和社会个体运输车辆无法实现基于一个共用平台的信息交互和业务管理。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认为,针对物流行业的信息化需求,应搭建综合应用通信网络、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将原本分离的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环节进行统一协调控制,实现完整的集成化供应链管理的全国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这个平台通过高效的信息采集与送达、可靠的信用认证体系、便捷的结算方式和高效的内部信息化管理,可最大限度地有效解决物流产业的信息获取、信息共享、信用认证、交易结算等关键问题。保证运力信息、货源信息、仓储信息、物流服务设施/设备信息在物流供需双方之间的渠道畅通,促成交易的快速达成。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