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国土面积约700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400万,是个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然而,就是在这块狭小的土地上,生存着40家电信设备供应商和超过1000家电信服务提供商。信息通信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造就了较低的资费,超过100%的手机普及率,而且吸引了60多亿新元的投资,并让新加坡成为全球电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这一现状与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密不可分。在“智慧国2015计划”的框架下,信息通信技术广泛渗透到新加坡社会的各个领域。新加坡政府还计划兴建下一代国家网络NBN和覆盖全国的无线热点,让新加坡成为一个“无缝连接”的国家。而推崇自由竞争的电信监管政策,则让新加坡电信市场保持了长久的活力,也让广大中小厂商具备了公平发展的机会。
“智慧国2015”:取得阶段成果
自2006年实施以来,“智慧国2015”在新加坡的信息通信业发展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新加坡电信业的繁荣可谓功不可没。
简单而言,“智慧国2015”是一个为期10年的计划,总投资约40亿新元。其规划的愿景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利用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将新加坡打造成一个智慧的国家,一个全球化的城市”。
“智慧国2015”所期望达到的成果,可以概括为旨在通过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国民带来更丰富更便利的生活,加强国家经济的竞争力,以及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
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中国区司长陈益民对记者表示,“智慧国2015的目标具体是:到2015年,新加坡基于信息通信技术所发展起来的经济和社会价值高居全球之首,并实现行业价值的两倍增长,以及出口收入的三倍增长。而2008年,新加坡的信息通信行业增长了12.4%,达到581亿新元。这个目标还是相当充满挑战,但也显示了新加坡发展资讯通信的决心。”
据他介绍,“智慧国2015”其他社会发展方面的目标还包括:新增工作岗位8万个;新增支持岗位25000个,如行业内的会计和律师;到2015年,至少90%的家庭使用宽带,电脑在拥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中的普及率达到100%。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新加坡政府前期投入了40亿新元用于规划项目的初期建设,主要包括建立超高速、广覆盖、智能化的通信基础设施;开发具有全球竞争实力的信息通信业,以及发展普通从业人员的信息通信技术能力等方面。
如今,“智慧国2015”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至2009年4月,新加坡80%的家庭至少可使用一台计算机,家庭的宽带普及率达到111.7%,移动普及率高达133.2%。IDA积极努力,帮助人们使用电子服务、改进生活方式,确保在数字社会中不会使任何人掉队。
尽管全球经济动荡,信息通信业仍然是新加坡经济中一个重要的增长行业,并肩负着改造主要经济领域及政府部门的重任。新加坡政府将继续进行投资,并鼓励创新,以使该行业为经济好转做好准备。
NBN和Wireless@SG:构建无缝网络
“智慧国2015”的一个战略要点就是发展完善的基础设施,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打好基础。其目标是到2012年,新加坡将建成下一代的全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建设超高速的有线和无线两种宽带网络。
在有线宽带网络部分,新加坡已经开始实施下一代全国宽带网络计划(NBN)。NBN是一种全国性的超高速光纤到户(FTTH)网络,其采用GPON技术,最高连接速度可达1Gpbs。
陈益民表示,“下一代NBN将促成智慧国2015目标的实现,即到2015年90%的家庭使用宽带。预期到2010年,下一代NBN将可提供一系列新服务,例如高清视频会议、远程医疗、虚拟学习资源和随机网格运算等。”
为了建设下一代NBN,新加坡政府拨款总额达到10亿新元,确保提供有效的开放式接入,以促进形成一个有竞争力及活跃的服务市场。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新加坡政府对于下一代NBN的投资,不仅是通过铺设光纤来提升电信网络,而且还包括进行必要的行业和规章制度改革,以提升长期发展的竞争力。
据IDA助理局长孔学仁介绍,“IDA采取的策略是把下一代NBN价值链上不同层之间实行严格分离,这为该行业中传统的垂直整合运营模式带来重大转变。也就是说将下一代NBN的无源基础设施的建筑商(NetCo)、有源设备的运营产业层(OpCo)和零售服务提供商产业层(RSP)相互分离,以避免自然垄断或不公平竞争的局面。”
加上对运营商其他监管要求,如规定价格和普遍服务义务,IDA希望建立一个公平、高效的平台让所有有竞争力的服务提供商,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得下一代NBN的接入权,进而可以在服务和应用领域上进行投资创新。
“我们认为这是促进竞争和零售服务市场活跃的关键因素。”孔学仁说,“实际上,这也意味着各方面都可从具有竞争力的下一代宽带市场中获益,我们欢迎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厂商,投资参与到下一代NBN的项目中来。”
在无线宽带网络方面,新加坡于2006年年底开始启用全国无线网络:无线@新加坡(Wireless@SG)。该计划基于Wi-Fi技术,旨在激发无线宽带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从而创建一个活跃的无线宽带市场。此网络将对当前在家庭、办公室和学校可用的宽带接入进行补充,并扩展至公共区域。
据介绍,Wireless@SG的目标是到2008年12月实现5000个热点和25万名用户。如今,这些目标已超额完成。截至今年4月,Wireless@SG已经有7550个热点,相当于在新加坡每平方公里有10个公共热点,实际用户数达到130万。Wireless@SG下一阶段的工作将主要是加强用户体验,整个无线网络的接入速度也将从2009年9月起增加一倍至1Mbps,并且免费服务期将延长到2013年3月31日。
此外,Wireless@SG的网络运营商将从2010年1月起,推出安全与无线接入(SSA),以促成网络的安全自动化登录(与手机在开机时自动登录手机网络十分相似)。这将显著改善使用Wireless@SG的用户体验,尤其是使用带Wi-Fi功能手机上网的用户。SSA还将推进创新服务的部署及使用,例如网络电话、即时短信、实时反馈等。
电信监管:推崇自由竞争
分析新加坡信息通信业的发展经验,就必须提及新加坡电信产业的政策及管理条例。可以说,新加坡电信改革的背景与中国现在电信改革的背景很像,因此新加坡电信在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能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992年新加坡电信业开始慢慢放开市场,逐渐引入竞争,最大的运营商——新电信也开始进行企业化经营。事实证明,结束垄断并没有使新电信的业务受到太大冲击,相反,在竞争的环境中更促进了新加坡电信业的全面发展。
随着互联网出现、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潮流不断深化,新加坡政府决定加大电信业的改革力度,并在2000年4月实现了电信市场的完全自由化,较原定计划提前了两年。同年9月,新加坡出台了一个鼓励竞争的架构——《电信业竞争准则》。该准则制定了防止反竞争行为的规则,并保护了消费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