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或0ECD)每隔两年进行一次信息技术产业的展望研究。这项研究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全球信息和通信技术(ICT)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特点,以及有关国家的政策经验。我国曾先后翻译出版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信息技术展望2004》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信息技术展望2006》。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全球ICT产业也不能独善其身;为反映O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环境的迅速恶化而导致的影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信息技术展望2008》从O8年11月份开始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写,于08年底正式对外发布。报告认为,信息技术和宽带已经成为促进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主要驱动力。报告的目的着眼于未来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正面临相当的不确定时期。
下面重点介绍0ECD对世界ICT产业发展趋势的主要观点,有利于我们从国际视野看待中国的信息化进程。
1 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世界ICT产业增速减缓,但仍不乏亮点
受全球经济下滑影响,世界ICT产业也减缓了增长势头。但在某些市场和产品领域增长仍在继续。
(1)受全球金融动荡影响,0ECD对全球ICT产业的展望和预期随之降低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研究认为,过去几年全球ICT产业的强劲增长势头在未来将不会延续。受0ECD地区经济环境的恶化、衰退以及消费者信心大幅下降等因素影响,预计全球范围内在ICT方面的消费支出也将大幅降低。根据宏观环境初步估算,2008年OECD国家的ICT产业增长速度将比2007年降低4个百分点,但情况还没有恶化到像01—02年网络泡沫期那样出现负增长的情况,并在OECD国家范围内信息通信技术产业的发展仍然会好于整体经济的表现。
在未来的l8个月内,受金融服务领域结构调整以及实体经济下滑影响,0ECD地区的ICT产业有可能出现负增长。但是,信息服务业和软件行业仍将普遍保持增长势头;另外,与新的互联网和通信服务相关的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将维持增长。
全面的好转预计在09年底之前不会到来,而09年以后的行业增长预计将超过GDP的增速,主要是因为新的宽带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关产品的增长。
(2)一些新的产品和服务以及来自于非OECD国家的增长将支撑起对世界ICT产业中期增长的信心
对ICT产业长期发展的判断和预期主要依赖于企业和消费者是否仍会以较高的比例投资于ICT服务和产品,非OECD国家的经济是否仍能维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以部分弥补OECD国家的经济衰退影响。
统计数据显示,非0ECD国家已超过20%的全球ICT市场份额。在03-07年期问,巴西、中国、印度、印尼和俄罗斯5国每年在ICT方面支出的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20%。目前,非0ECD国家已经制造了全球大约50%的信息通信技术产品,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和印度,他们正日益成为全球顶级信息通信技术公司的总部所在地。当然,从金融危机的中期影响看,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出口及相关商务活动将可能会减少;日用品价格的上涨和通货膨胀也将会挤压非OECD国家消费者的消费空间。
而在OECD国家,受企业和个人消费行为减少、来自非OECD经济体的竞争、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等因素影响,0ECD国家中ICT行业的总就业人数有出现萎缩的可能。
(3)长期来看,全球ICT产业的规模仍将会继续扩大,并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口;大约一半的风险资金仍将会投资到ICT行业中来
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全球ICT产业从02年开始已经历了一个强劲增长阶段。目前,0ECD国家的ICT产业在GDP中的占比已经超过8%,雇佣的员工数超过l500万人。2007年,0ECD国家中最大的250家ICT公司的全球收入达到3.8万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12%。韩国、芬兰、日本、匈牙利等专注于ICT制造的OECD国家,在未来仍将保持其全球竞争力并维持在ICT商品方面的贸易盈余。
信息通信技术已经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经济活动中,成为0ECD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目前,0ECD中有超过4%的就业人口从事信息通信技术的专业工作,并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提高;超过20%的就业人口从事大量接触和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职业。
全球ICT产业的发展与风险资本多年来的持续投入密不可分。2008上半年,美国的ICT产业风险投资规模已经基本与2007全年规模基本持平。并且,在美国大约一半的风险资本最后会进入ICT行业,尤其是在软件和Web 2.0的应用方面,另外在ICT密集型(特指需要大量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环境和能源方面的投资也在持续增加。
然而,随着全球信贷危机的到来,风险资本的退出策略将面临一定制约,新的创业融资行为在中短期内也将面临较大困难和挑战。
2 全球范围内的ICT产业结构调整将进一步加速
(1)全球ICT产业结构持续调整;ICT产品和服务的全球贸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劲增长后,08年增速减缓
2006年,全球的ICT产品和服务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3.5万亿美元,同时OECD经济体在全球ICT贸易中的份额已经下降到56%(参见图1)。
图1 全球ICT商品贸易总额1996-2007(USD billions)
外部经济环境的持续疲软导致全球ICT贸易额从07年开始出现增速减缓,并且在08年上半年进一步减缓。不过在08年上半年,中国、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泰国、东欧等国家的ICT产品出口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部分是由于OECD国家的需求虽然减缓但仍然存在,另外则是来自一些新兴市场的强劲需求(尤其是在中东地区、拉丁美洲和非洲地区)。
未来,随着OECD经济体以及越来越多其他地区经济环境的急转直下,预计全球的ICT贸易额增长将会进一步减缓。
(2)中国一枝独秀,已经并将长期保持全球最大ICT产品出口国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ICT产品进出口贸易开始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004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ICT产品出口国;2007年,中国的ICT产品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3600亿美元,超过欧洲15国和美国ICT产品出口额的总和。但是,08年上半年的增速已经减低到10%左右,并且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而在OECD国家中,韩国的ICT产品出口也增长较快,07年达到大约1000亿美元,比01年翻了一番,已经非常接近日本的水平(参见图2)。
图2 0ECD统计的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ICT产品进出口贸易额(USD billions)
图3 0ECD统计的中国ICT产品出口和全国外贸出口的增幅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