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在这三十年里,新疆电信业和全国电信行业一样,经历了跨越式、超常规的大发展,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攻坚,如今面对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新任务,唯有紧密结合新疆实际,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战略转型,才能实现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过去三十年,我们每个重要的发展阶段,都伴随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伴随着认识上的飞跃。今天面对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只有思想观念与时俱进和认识统一,才能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当前,新疆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一大批水利、交通、电力、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大型工程项目陆续展开建设,许多领域呈现出跨越式进步的态势。这意味着,新疆尽管现状相对落后,但“五化”同样不仅是方向,而且是发展的趋势。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也不仅仅涉及工业,而是全社会向工业化中高级阶段进步过程中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我们打破过去那种传统的电信行业观念,果断地承担起为社会各界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神圣使命,实施向综合信息服务的战略转型。以重大项目和园区建设通信设施配套为契机,建设具备业务开放和融合能力的下一代网,提供信息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应用现代技术,提升网络价值和业务承载能力。紧密围绕自治区党和政府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加快推进信息通信技术向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极大地扩展信息服务的市场空间,凡是我们能做的,就集中精力去努力做好,做到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靠自己力量难以做好但又有发展前景的,就主动寻求合作,设法做好,实现共赢。
通管局黄文玉局长陪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在专用通信局视察慰问
西兰乌光缆开通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变化迅速、变革创新的时代,电信业是靠市场和技术双重驱动的行业。电信运营的特点在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业务的创新能力就是竞争力。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无所不在”的网络,提供无所不能的信息服务。在我们经营的网络世界,未知远多于已知。如果没有坚定的解放思想的意识,就无法在改革与发展中把握主动。我们生活工作的新疆,地域辽阔,人流物流转移成本巨大,如果不充分发挥信息流的基础和倍增作用,就难以尽快改变落后面貌。同时,新疆的发展现状决定了各行各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所处阶段与其他很多地区不同,客观上造就了电信行业为自治区诸多方面实现跨越式进步作出较大贡献的条件。由此看来,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果不继续解放思想,就很难做到立足新疆、胸怀祖国、面向世界,很难适应时代进步的要求。
坚持改革开放,深化电信体制改革
要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前进的内在要求。前不久,国家已经出台了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新疆落实这一部署是我们当前改革开放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全行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过去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解决今后前进中的难题还是要靠改革开放。经过近十年的改革发展,我们打破了行业垄断,引入了市场竞争,实现了政企分开,全行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行,发展成就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可。但与全国一样,我们出现了市场格局严重失衡、固网运营步入困境的新问题。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在遵守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实行企业重组,构造可以全业务经营、数量适当减少、实力相对均衡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可望解决这些新问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当然,实施这一改革后,还可能出现新问题,需要我们用改革开放的思维去破解。只要坚持改革开放,就一定能够引领电信行业与全国同步,由大到强。
改革开放是不断使行业发展及企业管理与时代要求、环境变化相适应的系统工程。贯彻国家改革部署要始终不忘其目的是促进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改革措施要始终不忘新疆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倡导各有关方面加强交流合作,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倡导向国内外同行学习,争取把事情做得更好。同时,在改革的关键阶段,要更加注重履行职能,采取必要措施,确保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确保完成各项重大通信保障任务,确保网络信息安全,确保通信服务秩序稳定。
在企业重组后新的市场格局下,行业管理也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市场监管的重点应集中在市场准入,以维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为基本要求的服务质量监管,健全和维护公平有序,有效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等方面。经济调节的重点向企业网间结算管理、网络稀缺资源管理等方面转移,与消费者直接相关的电信资费则逐步由市场自行调节,政府仅作必要的引导或给出合理的限制条件,并在出现恶性价格战或企业合谋倾向时出面干预。公共服务方面,主要是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指挥协调作用;通过各类中介组织,宣传国家法规和行业政策,倡导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共同利益和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必要的通信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地方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种工作任务,如重大项目或重要活动的通信保障及配套建设,如“村通工程”等。社会管理方面更加突出行业特点,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认真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坚守网络文化阵地,坚决打击形形色色的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进行的破坏活动,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文化繁荣作出贡献。事实上,以上各方面是有机联系的,是需要统筹兼顾。关键在于,以改革开放的思路作引导,我们要认真分析不断变化的形势,想一想哪些是行业管理部门必须做的,要不畏艰难,认真做好,不能缺位;哪些是市场机制可以正常调节的,我们要加强分析预测,不多管闲事;哪些是其他部门或企业自己可以管理的,不能越位,还有一些是需要我们与有关各方配合做好的,要找准位置,形成最大合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信息化建设
作为信息化建设骨干力量的电信行业,要巩固和扩大自身优势,加快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向各个领域的渗透,保持适度超前,发挥先导作用。要把自身发展放到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运筹,瞄准国内国际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去运筹,以“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为目标去运筹,在助力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锐意创新,开拓市场,强化网络,改进服务,锻炼队伍,实现战略转型,推动行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夯实这个行业价值的根本基础。千方百计地提高电信服务水平,体现人文关怀,真心实意地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改善客户感知,认真及时地解决用户关心的热点问题,维护行业形象;积极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改善各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把教育信息化、医疗卫生信息化、社区信息化作为我们重要的业务创新领域;在企业更新技术、优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同时,不失时机地让广大人民共享行业发展的成果;在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或困难群体需要救助的时候,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及时提供资金物资支援和专业支撑。
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统筹兼顾保障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例如“村通工程”,一方面要紧跟国际国内技术和业务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辟新业务的空间,提高网络装备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延伸网络覆盖,助力农村信息化。继续抓好“村通工程”,探索农民得实惠、企业有效益的新途径,特别要对南疆三地州和边远地区给予更多的倾斜,促进均衡发展,同时,还要分析周边国家形势,为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条件。一方面要为重大建设项目提供通信保障,另一方面还要以此为契机,从规划阶段先行介入,为新兴园区的信息化提供先进适用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综合信息服务,推进网络转型和业务创新。一方面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节能降耗减排方面的基础和促进作用,通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助力;另一方面在行业建设运营的各个环节充分注重节能降耗,提高节能意识,应用节能技术,改进工作流程。
行业管理部门要坚持监管为民、服务发展,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组织编制并适时调整行业发展规划,正确引导行业发展。例如,《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发后,我们就要充分考虑《意见》中涉及的八个重点领域或区域加快发展对电信业的需求,对“十一五”规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加强行业运行分析,及时发现全局性的问题及走向,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通过组织全行业共同参与的各类活动,树立行业形象,提高服务水平,营造发展环境,推进普遍服务。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引导行业自律,为企业提供协调和管理服务,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建设服务型政府。规范竞争、倡导合作。例如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实现全业务经营后,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将再度引起关注,如何共用铁塔、局房等资源,行管部门要主动承担宣传动员、组织协调责任。
30年大事记
1978年,新疆电信业务量仅有374.5万份,长途电话业务量258.8万张,总收入1475万元。
1981年11月,乌鲁木齐至奎屯高频4×4对称电缆工程竣工投产,新疆始有第一条长途通信电缆。
1982年6月,乌鲁木齐卫星通信地球试验站建成并开始传输电视节目和气象资料。
1987年6月10日,乌鲁木齐6500门程控市话交换系统开通。
1988年8月,乌鲁木齐建成无线寻呼中心,为公众无线通信开辟了新途径。
1989年8月,乌鲁木齐500路端长途程控自动电话交换系统投产。
1990年,乌鲁木齐至吐鲁番34Mb/s八芯光缆工程竣工。
1993年5月,全区800MAmps模拟移动通信系统开通。
1993年9月14日,设在乌鲁木齐的DNP-100分组交换机开通运行,进入全国分组交换网。
1994年9月,亚欧光缆兰州至乌鲁木齐段试运行。
1995年,县以上电话交换实现了程控化。
1996年8月26日,数字移动电话GSM系统在乌鲁木齐正式开通。
1996年12月,建成覆盖全疆县以上城市及部分乡镇的16个数字数据网,实现了与中国公用数字数据网互联,开办了数字数据通信业务。
2004年底,电话用户突破1000万户,固定电话用户达到516.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89.7万户。
2005年7月1日,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通信一体化方案正式实施。
2006年5月13日,中国网通新疆分公司在乌鲁木齐进行SCDMA试放号运营。
2006年10月30日,实现全部行政村通电话。
2007年底,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808.3万户,网民人数达到363万。
2008年11月30日,移动电话用户突破1000万户。
2008年12月27日零时起,实现乌鲁木齐米东区通信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