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8/6/23 10:49

新电信逐鹿全业务市场不输阵

通信世界周刊  倪兰

此次重组,无论是正在进行的调整,还是不久之后的C网运营,乃至未来的业务融合,对于新电信来说,似乎都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获得C网之后,中国电信原有的我的e家、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等重点业务能否如虎添翼?首次直面移动市场的激烈竞争,新电信将如何趋利避害?这些都将是一场长期的考验。

不确定因素主要是源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并不是因为中国电信本身没有做好相关准备。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电信很早就开始为重组和全业务运营筹划,除了品牌规划和业务的转型,近期盛传的一些组织架构方面的调整也是在很早之前就开始着手准备的。

重点业务融合力强

谈及支撑中国电信转型的我的e家、号码百事通、商务领航等重点业务,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发展得不错”,可以说“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项业务最大的特点在于设计开发之初就考虑到未来3G的业务发展需要,为3G业务做尝试和铺垫。”万方咨询研究总监付亮表示,“未来这三项业务与移动业务的捆绑、融合是比较明确的。”

相对另外两项业务,我的e家发展得更为成熟,由于其中原本就包含了小灵通,在未来融合移动业务时代只需用移动业务替代小灵通,或在保留小灵通的同时加入移动业务即可。“这一融合会比较简单,前后的最大差别只在于对数据业务的支持。”付亮认为。

原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与管理研究所贾晓辉博士也认同这一趋势。他表示,未来新电信内部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业务之间的替代,但正因为此,其用户流失会得到遏制。

“小灵通用户肯定会有部分向其未来的移动通信网迁移,差别在于电信主动迁移还是用户自然迁移,这两种方式对电信造成的资本消耗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于资金并不是十分充足的电信而言,这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贾晓辉表示。

与我的e家业务类似,付亮认为商务领航业务也能与移动业务实现较好的捆绑、融合。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这一说法进行了补充:“由政企客户向个人客户渗透相对容易,但反过来很难。”他举了个例子,比如一个使用商务领航业务的企业,电信可以轻松说服企业让其员工全部使用统一的C网手机号,形成集团网,员工之间的通话只需拨手机号码末尾四位即可,这会给企业带来方便。如果一家移动运营商想反过来做,就只能去影响使用自己业务的这个企业的关键领导,但这样的领导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很理性,他们会考察成本、效益等。

旧有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专家们都认为中国电信的几项重点业务潜力巨大,但是也提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老问题,比如号码百事通业务竞价排名“有欺诈之嫌”等。

“这个问题产生的根源仍然在于实现方式的单一。”付亮表示,“受制于资源的有限,号码被当作向企业客户收钱的惟一资源,所以才会有竞价模式,未来终端多样化之后,商业模式就可以实现转变。”

贾晓辉认为,号码百事通被冠以“欺诈”,是因为固话自身的局限性,它不能同时展示大量信息,而用户不会有耐心听完很多条信息的播报,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用户一般会有专业甄别能力,能对信息做出较准确的判断,个人客户则不然,容易对号码百事通业务产生诟病。

他认为,在战略定位上,新电信应对号码百事通业务进行进一步明确,它到底是要服务于有信息查询需求的电话用户还是后台商户,这将决定其商业模式和收入模式。

贾晓辉表示,号码百事通目前的主要问题其实在执行层面,首先是形象宣传上的过度之嫌——“知百事,通天下”。“实际上,我国的信息化基础并不好,政府信息受管制,属垄断信息;而许多行业的信息也是半管制信息,或涉密,或需付费,这样号码百事通怎能兑现承诺?”

再者,号码百事通业务未对客户进行细分,同时做到信息的细分。贾晓辉认为,信息如何被挖掘、组织并被传递给适合的人,是相当复杂的过程。“如果信息的误差率超过1.5%,用户的信任度就会丧失一半;如果误差率超过6%,信任度就会完全丧失。”

对于商务领航业务,付亮认为,运营商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理解不够,提供的信息化方案主要是通信服务的组合包。“电信应将自身业务与软、硬件厂商的产品进行更好的整合。”

“就商务领航品牌来说,实际上该业务是为政企客户服务的,但品牌完全没有体现政府客户的地位,同时,‘领航’一词也难以让客户对企业信息化有直观的感受。”贾晓辉说。

新竞争力对比

得到移动牌照、进入移动业务市场,新电信很快将面对与中国移动的正面较量,两者孰强孰弱?

“中国移动最大的优势就是在网络规模和财务上的优势。”贾晓辉表示,“但中国移动业务比较单一,市场竞争手段相对较少,同时其收入结构比较单一,目前语音收入占总收入的实际份额仍然很高。”相比较而言,中国电信近几年非语音业务收入增长很快,其语音收入占总收入份额早已得到大幅降低,因此,语音市场上如果发生激烈竞争,对新电信业务收入造成的影响较小。当然,中国移动巨大的规模和财务优势也足以支持它在未来几年内开发出新的增长性业务,应对新电信的挑战。”

专家们一致认为,相比其他运营商,中国电信的一大优势在于政企客户资源。

贾晓辉表示:“很多大型行业企业至少在集团级别都是电信的客户,中国电信同时具有更为深厚的政府关系背景。”

付亮进一步补充,联通新时空的划归将使电信进一步增强政企客户竞争优势,“新时空原先的天然劣势是没有固网的支持。现在电信、新时空进行整合,刚好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付亮还提出,电信方面另一个不可忽略的优势是各地的数百个信息化门户,如上海在线等,可以对未来的融合发展给予很大支持。

另外在渠道方面,贾晓辉表示中国电信的传统渠道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尤其在南方地区;在营销方面,中国电信的人员结构和素质尚可,欠缺的是移动业务运营经验。

“一段时期内中国电信竞争的最大问题可能就是资金的问题,中国联通已经两年没有在C网上投资,电信必须花费大量资金用于C网的优化和扩容。而且它的投资并不能比照联通以前的做法,而应该比照中国移动的水平。这样的话,电信每年可能需要花费至少500亿元在网络优化上,从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我们可能会看到电信进行资本融资,引进合作伙伴。”付亮告诉记者。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