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2/7/30 10:36
智能机市场或从“百舸争流”走向“千舟竞渡”
0
0

近日,笔者看到一篇新闻,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经是“百舸争流”的局面,有超过100家的厂商在向市场供应智能手机,包括知名品牌的手机,以及一些“白盒”手机(即山寨机)。

尽管,从最新的市场统计数据来看,前十大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笔者认为,这并不影响国内的智能手机厂商数量不断增多,或许一年后就能达到200家,N年后或许能实现“千舟竞渡”的格局。导致这种局面的因素主要有五方面。

一是智能手机生产厂商定义宽广。传统意义上,一家手机厂商应该包括研发、生产、销售等诸多职能,但在产业链大分工的时候,对“厂商”的定义将更加宽广,360的手机是贴牌生产,那么360是不是一个厂商?一些“白盒”手机厂商只是在组装,那么他们是不是一个厂商?这些可以说都是厂商,当他们都进入这个市场的时候,厂商的数量将不断增多。特别是对互联网公司、运营商等而言,手机就是一个承载内容与应用的平台,为此,他们已开始不遗余力地推出自己的手机。

二是产业链配套保证厂商的产出能力。功能机时代,由于联发科芯片存在,大量山寨厂商不断涌现;在智能机时代同样如此,技术能力弱的厂商只需要能设计外观(这个也可以外包),然后将手机组装起来,就是一台可售的产品。

三是政府政策调整保证产品合规进入市场。“山寨机”的存在,除了确实质量上有一定缺憾外,政府入网检测手续繁琐、收费高也是无法绕开的问题。但2011年工信部下调了入网检测费,预计未来进入市场的限制条件将有所放宽,这将推动现有厂商合规进入市场并吸引新的厂商进入。

四是用户的需求使得各厂商均有生存空间。或许10年前,手机是一个家庭贵重的“大件”,但现在手机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对一部分用户而言,手机就是快速消费品,同时不同用户能够承担的价格也有差异,这也就给那些售后服务不能到位的小厂商以市场机会。

五是多样化的渠道保证各厂商的手机交付到位。“猫有猫路,狗有狗路”恰如其分形容了诸多厂商未来的渠道状况。大厂商可全渠道经营,开专卖店、进卖场、通过电子渠道销售等;而那些小厂商,也可去淘宝或者像其他小商品一样被采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