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
2012/5/10 14:47
千元机搅动通信江湖 引各派觊觎亦喜亦忧
0
0

市场的变化总比预想中来得更快。随着江湖中各门派的高手纷纷涉足低端智能手机,相关市场竞争也日渐激烈。手机芯片厂商高通、联发科等竞相发力廉价芯片;而在手机方面,除了“中华酷联”四大高手外,国际知名手机厂商如HTC、摩托罗拉;来自互联网的巨头如阿里巴巴、盛大、百度、小米;传统家电厂商如长虹TCL等均开始跃跃欲试。不出一年,低端手机尤其是千元智能机市场已然一片红海。

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千元智能机竞赛持续升温。中国电信日前频打性能牌,以Android4.0系统、双模双待为卖点的千元智能机型齐齐亮相。中联通方面,则率先携手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品牌开拓国内千元机市场“洋面孔”。中国移动近日也加紧切入千元机市场,开始联合酷派等多家国产厂商推千元TD智能手机。国内千元智能手机市场已是热潮涌动,三大运营商又新招迭出,势将掀起千元机市场新一波高潮。随着运营商加紧布局,国内千元智能机市场将走向多元化,也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新一轮的换机潮或将涌现。

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除了运营商在利用自己渠道、套餐、服务等优势进行比拼之外,国内厂商也在逐鹿千元机这块市场蛋糕。目前在国内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上,已形成由中兴华为联想和酷派等国产厂商四分天下的格局。千元智能机则是国产手机厂商手上的王牌。

四大高手:“中华酷联”

华为、中兴、联想等国产品牌为了应对3G智能时代的挑战,纷纷配合运营商推出千元定制机,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抢占了国内大部分中低端市场份额。这四大厂商在去年底就已经将Android智能机的入门门槛拉到了千元以下。当然,千元智能机对手机厂商而言并不是个香饽饽,华为、中兴等厂商都面临销量大却不盈利的窘境,运营商定价低,而零部件、专利费成本高,最终导致利润微薄甚至亏损。但是如果不做,损失市场份额成为必然,因此进退两难。

互联网厂商的崛起

小米、阿里巴巴、盛大等多家互联网企业均染指手机硬件。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手机厂商相比会有一定的优势,即针对的用户群和对用户实行的服务不同。而且,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手机厂商出发点不同,传统厂商做手机会有自己一条完整的手机生产线,除了生产线还有自己的产品线,并有后续产品的研发,而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是按照相应的程序来走。由于互联网企业造手机属于一时的行为,很难支撑其长远发展,因此更多会出现叫好不叫座的情况,即前期炒作非常多,后期能否上量,还要看市场的考验。

家电派侵入

尽管品牌、渠道、价格等方面都是长虹、TCL等家电厂商的优势所在,但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家电厂商在手机业务领域的发挥。在品牌上,家电品牌存在“老龄化”现象,与时下智能手机年轻化、时尚化的定位不符,除了知名度,这些品牌还需要新鲜元素。并且,家电厂商的手机用户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覆盖中小城市和农村市场,功能需求主要是基本通话和短信服务,没有高的利润保障,难以在市场上形成支配性地位。不过,这些用户和市场也将给家电厂商带来“超车”的机会。手机产品在一、二级市场的品牌集中度非常高,而三、四级市场的品牌结构相对分散,家电厂商应在这里寻找空白。去年开始由运营商主导的千元智能手机的普及浪潮也为家电厂商带来机遇,在技术研发和产品推广上及时跟进,加大与运营商的合作,应成为家电厂商的不二选择。

国际厂商蓄谋已久

摩托罗拉和HTC最近相继推出千元智能机产品,这也是国际厂商首度加入这一原本属于中兴、华为、酷派等本土厂商的战局。而三星也对千元智能机蠢蠢欲动。这些厂商除了自身在高端市场遭遇的阻力之外,巨大的市场需求是他们愿意进入这一领域的主要原因。对摩托、HTC来说,他们显然不会愿意赔本做千元智能机的买卖,所以,如何提高出货量,把千元智能机的规模做大成为他们的主要任务。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从中兴、华为等本土品牌中抢过市场。但有业内人士表示,从短期来看,能主导千元智能机市场的依然是中兴、华为这样的厂商。因为国际厂商强在社会渠道,但在3G时代,运营商渠道有大量网点也有补贴,已经优于传统社会渠道了。而中兴、华为的优势在于“他们更懂运营商。”

没有硝烟的芯片战

未来几年中,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会加入到智能手机产业链中。运营商、芯片厂商、传统手机制造商、互联网公司以及开发商等都会从该产业获益。在功能手机时代,手机的形态千差万别;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手机从外表看几乎都是一个模样,可能只有屏幕大小的区别,如何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对芯片厂商是一大挑战。千元智能手机的出现极大带动了智能手机的发展,尤其在中国以及海外新兴市场。这类产品对成本的敏感度较高,因此为国内IC业带来了更多机会。如今市场变化非常快,厂商面临新产品上市时间的压力,如果软硬件调试时间过长将严重影响产品开发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通、联发科都纷纷不断推出新产品,直接导致了低价智能手机芯片大战的提前上演。除此之外,英特尔这个PC处理器之王,也高调宣布进军智能手机芯片市场,推出基于x86架构的32纳米Atom芯片。不难看出,英特尔一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夺回失去的市场;二是为了打压ARM芯片生产商。在众多巨头的参与下,一场没有硝烟的芯片战已拉开帷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