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诺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智能手机格局变化明显,国内品牌在智能手机领域再次占据半壁江山,华为、中兴、联想、宇龙酷派占据市场份额的前5名,市场份额达到46.3%。相比之下,一些国际大厂交出的成绩单却让人有些失望,除了苹果、三星继续领跑大市之外,在如今智能手机正在加快成为手机市场的主流产品的大好形势下,巨头们的生存境况反而显得更加艰难了起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巨头们纷纷向低端手机发力,但这一市场的蛋糕就一定好吃吗?
据媒体报道,在一季度的众多成绩单中,诺基亚的账面成绩最为惨淡,单季净亏损9.29亿欧元,连续四个季度录得亏损。这样的成绩让诺基亚CEO艾洛普不得不承认,“虽然我们去年做了一些战略上的改变,但是我们遇到的困难要比想象中的大。”
而另外一家巨头HTC,也面临成绩下滑的局面。在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HTC的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了70%,全球市场份额更是缩水了60%。这种情况下,放下身段几乎已经成为了其唯一的选择。上个月,HTC同时和中国三大运营商“牵手”,推出了以“新渴望”为名的一系列千元智能机。其中的原因并不复杂,其实不只是诺基亚、HTC,近段时间,摩托罗拉、索尼移动等都密集推出价位在1500-2500元之间的中低端Android智能手机,并且大幅提升配置水平。
但与此相反,国内厂商在千元智能机上尝到甜头后,又开始向高端发起冲击。近日,中兴就携手中国移动发布了三大智能手机U880E、U960、U788。这三款新机瞄准了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三个不同的层级。而前不久,华为也面向顶级智能手机市场推出首款轻薄双核旗舰智能机Ascend P1,作为其终端2012年“面向消费者转身”的战略性产品,Ascend P1是华为终端完善智能手机产品线、全面进军智能终端市场的关键。
在长期霸占国内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国际品牌刚刚涉足低端领域后,中兴和华为几乎同时出击高端市场的举动,无形中也让市场形成了一次“洋枪土炮”的错位大战。
但在业内人士眼中,国际巨头集体转战中低端虽然算得上应变及时,但是未必就能真正解决问题。“拼价格,洋品牌和国产品牌相比还是有较多劣势,一方面是研发速度上没法相比,另一方面在成本控制和渠道控制方面也有所差距”。
广州出云咨询公司的分析师刘正昊也说,目前智能手机市场的进入者不断多元化,商业模式也进入了快速革新的阶段,运营商的资费补贴、互联网服务商的赔本赚吆喝都在让市场竞争形势复杂化。“面对这种复杂的形势,洋品牌厂商只靠降价促销恐怕没那么容易扭转局面”。
另外,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蛋糕也未必好吃,如今摆在众多手机企业面前的两难选择是:如果要做千元智能机,就有可能面临亏损,即使销量达到数百万部,对供应链有一个较好掌控,也只能实现微利,可是如果不做,就会丧失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