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7/24 10:32

中移动复制不了苹果的成功

通信世界网  刘华

近日,据媒体报道称,中移动的移动应用商场已进入发布倒计时。而早在7月中旬,中国移动就已在其开发者社区发布了《关于正式征集Ophone及JILWidget应用作品的通知》,通知说“在MobileMarket移动应用商场即将发布之际,现面向开发者及应用提供商诚意征集Ophone及JILWidget应用作品”。在通知的最后部分提到,移动应用商场的发布日期“初定2009年8月上旬前”。

中移动如今紧急征求商场应用,实际上是为Ophone的上市推广铺路。中国移动市场部一位负责人于近日就曾向《财经》记者透露,首批Ophone手机会在8月推出,参与厂商包括联想移动多普达以及电脑厂商戴尔

如果我们把中移动的Ophone终端计划和应用商店计划两者结合起来看,这种“软硬结合”的模式不正是苹果iPhone的成功所在吗?那么,效仿苹果走软硬结合路线的中移动,能复制到苹果的成功、尝到苹果的甜头吗?

从国内手机用户的手机使用习惯和内容获取习惯来看,现阶段,大多数手机用户还是乐于获取和使用各种免费的内容应用资源,如没有版权授权的手机电子书、网上下载的音乐、网友自己转换编辑的手机视频及小电影、破解版的各种手机应用软件等等。尽管手机游戏、手机影音等应用在近几年获得了一定发展,但上网流量费用依然偏高,与长尾意义上的手机用户的普遍购买力水平不符。实际上,在这种内容应用习惯养成的背后,更值得重视的是手机用户对增值业务和内容应用的观念问题。

国内手机用户习惯了免费的内容午餐,而中国移动开的却是要卖货赚钱的商场。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多少用户会在中移动的MM商场里发生购买行为?又有多少用户会成为这家运营商开设的商场的常客?

如果说以2G时代SP经历的一股淘金热潮为依据,而据此认为经过2G时代的“培养”与“熏陶”,手机用户已然养成了为内容和应用买单消费的习惯,这将是大错特错的观点。

2G时代,之所以会有大量的用户以订阅的方式消费大量的增值内容应用,以至于在SP中掀起了淘金热,甚至催生了所谓的短信经济、拇指经济。然而,如果深究这些手机用户为内容应用买单的缘由,却可以归纳为这样几点:

其一,是因为一部分用户的尝鲜心理,当时手机应用刚刚兴起,难免有一部分用户乐于尝鲜;其二,更多的原因则在于SP对用户“钱包”的“掠夺”。用这个说法并不为过,短信订阅纠纷曾连续多年高居315投诉榜前列,屡见不鲜的短信订阅费乱扣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包括门户网站在内的16家SP曾发起成立诚信联盟,中移动在压力和为长远利益计的情况下,几乎每年都要惩治违规SP、都要出台“变本加厉”的新政。

上述一系列依然历历在目的“史实”说明,我们决不能以在当时环境下手机内容应用上的“丰收”景象,来推断出手机用户的内容消费习惯已养成、认知已改变的结论。某种程度上看,经过2G时代SP和运营商利益至上、用户利益被忽视的增值业务淘金潮,甚至已让不少手机用户不再敢于去轻易订阅什么,用“望而却步”和“缺乏信任和安全感”来形容当前大多数手机用户面对收费内容应用时的消费心理,亦不为过。

可以说,国内手机内容应用的市场环境仍不理想,而缺乏理想的内容消费环境是决定中移动乃至国内三大运营商,难以用“软硬结合”模式成功复制苹果路线的直接因素。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