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09/6/8 09:55

从数字电视发展重点看下一代硬件平台

《广播电视信息》  郭峰

随着广播影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广电业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8年的有线数字电视最惹眼的当属用户数的突飞猛进,到年底已经超过了4500万,有线数字化比例近1/3,形成庞大的新型用户市场。在此基础上,有线数字电视得以进一步深入发展。

2008年,是中国广播电视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有线、地面、直播卫星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立体覆盖网络,CMMB则使广播电视在时空方面得以拓展,广电行业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进一步迎来产业化发展的新机遇。而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的数字电视发展面临着五个重点,而下一代的硬件平台是支撑这五个重点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个重点

2008年广播电视数字化拉开了全面推广的序幕,而今年数字化将在各个领域里全面推开。2009年广电数字化有五大重点:

重点之一: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

有线电视数字化需要克服重速度、轻质量、轻技术、轻服务的倾向。因为质量、技术和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很多地方的用户“没有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却体会到数字化带来的不方便”,因此今年在数字化电视方面,要重点加强技术革新进步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重点之二:重点推进无线电视数字化。

今年将在36个城市开播地面数字电视,每个城市拿出两个频道,一个播高清,一个播标清。同时也正在制定33个城市和2861个县播出标清同播节目的规划。而要支持如此多的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相应的前端硬件平台的发展也要及时跟上。

重点之三:加快推进CMMB的发展。

今年上半年CMMB将继续进行技术试验,顺利的话下半年将实行商业化运作。今年将在37个试验城市的基础上增加100多个,其中二三十个城市目前已经开通信号。由此,相关设备的技术革新和进步也要很好的配合这项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重点之四:大力发展高清电视,积极推动高标清同播。

中央电视台以及各个省主要的电视台都为去年的奥运会购买了高清的制作转播设备,经历了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的实战考验,而现在高清电视的显示器也已经比较普遍,我国高清电视的发展制作方已经具备了条件,接收方已经具备了条件,实际上传输通道也已经具备了条件。现在发展高清的关键是节目内容以及相关硬件设备的支持,今年国家会大力加强高清电视节目的制作和储备。通过各种手段带动高清产业的发展,并且推动高清电视终端的推广和普及。

重点之五: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

今年另一个重点是研究建立下一代的广播电视网——NGB。

据悉,《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自主创新合作协议书》的签署旨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紧密结合世情国情,抓住战略机遇期,举全国之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综合集成已经取得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有线电视网整体转换、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等国内外相关的核心技术成果,自主发展和建设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使之成为以“三网(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融合”为基本特征、满足现代数字媒体和信息服务等产业发展需求的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而如果要更好的顺应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新的硬件平台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从上述国家将要发展的五个数字电视重点内容可以看出,无论是继续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还是发展高清业务,无论是推进地面数字电视业务和CMMB的发展,抑或是发展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所有这些业务肯定都需要相关技术的同步发展和支持,而对于数字电视发展来说,其最基本最核心的硬件平台的发展技术肯定是重中之重,所以发展下一代的硬件平台是保证上述重点业务顺利开展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何为下一代硬件平台—硬件平台特征

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下一代的硬件平台呢,或者说到底怎样的硬件平台才能支撑起上述重点业务的发展呢。笔者认为,与传统的有线数字平台硬件设备相比,下一代硬件平台主要关注的是使用的灵活性,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在这种高集成化的基础上其可操作性更强,可以根据运营商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系统解决方案;并且新一代的硬件平台具有强大的路由功能,可满足大数据量的业务需要,这也为将来双向互动增值业务VOD等业务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其完善的备份功能也是满足数字电视业务平台安全播出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由此可以看出,集成性、灵活性、强大的数据路由功能和备份功能是下一代硬件平台的主要四个特征。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