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政策作为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举措,有着明确的政策诉求。部电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天津海南移动用户号码网间携带试验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提到,“始终将……用户权益置于首位”,“要支持TD发展,注意营造有利于TD发展的环境”。总体来看,携号转网的政策诉求包括:1、增加用户的选择权;2、提升通信服务质量;3、尽量不影响TD的发展。
从天津、海南两地6个月的试点来看,用户申请成功率不到10%,成功办理用户占总用户比例不到0.3%。究其原因,可从用户消费行为角度来分析。用户可划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低端用户的关系网覆盖号码少,对号码的依赖性很弱。而一些文化程度较低,接触新事物较少的用户,对携号转网这类服务不了解,不敏感,也不会办理;中端用户对号码的依赖性相对较强。但由于运营商推出的大量捆绑营销套餐,以及手机邮箱、即时通信等数据业务,使得他们不愿携号转网。同时还存在数量庞大的非实名制用户,他们不愿意为了办理携号转网而进行实名登记;高端用户对号码的依赖性最强,参与携号转网的动力似乎最高。但大多高端用户非常看重客户服务,而且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应付复杂的流程。因此,如果三大运营商之间的服务能力、新业务提供能力差距不能缩小,携号转网的用户规模难有太大增加。
总体而言,携号转网政策效果初显,但政策诉求实现程度有限,政策似乎进入一个岔路口。这给今后的政策走向提出疑问:是向左走,加大、加快政策力度,还是向右走,稳妥、适度、适时推进政策?如果向左走,由于单纯的携号转网政策效果相对有限,监管政策应该由“单枪匹马”转向“双管齐下”,采取携号转网+手机实名制、携号转网+份额限制、携号转网+异网漫游等政策组合拳;如果向右走,可以通过政策评估优化、增加试点数量、适当加大激励等方式稳妥推进,将携号转网政策继续作为一个政策工具进行储备。
从今后的市场态势来看,三大运营商的差异化竞争日益显现,在网络建设、平台化运营,3G发展方面均采取了迥异的竞争战略,这将增强用户携号转网的动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大携号转网的力度,甚至推出监管组合拳,将使移动的营销成本、渠道投入、话费补贴大幅增加,已经遭受电信和联通夹击的移动的处境将更加难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移动对TD的推动,并不利于TD的发展。基于携号转网的政策诉求,预计今后1年内,政策仍以稳妥推进为主,短期内很难出台严厉的监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