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0/12/30 10:23

移动互联网:加速变革和创新

通讯世界  叶惠

日前,2010(第四届)移动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召开,在这里,我们听到了业界对移动互联网最深入的探讨。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领军企业,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上有很多深刻的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4大关键环节,网络、终端、应用以及商业模式正处于加速变革和创新中,在过去的一年中这4大环节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网络侧,我们看到LTE的进展迅速,多种网络融和共同应对移动数据快速发展在运营商中越来越普及;在终端方面,智能终端的出货量占总的移动终端出货量的比例在逐步提升,智能终端已经成为许多运营商的重要战略;应用方面,包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和终端厂商都在抓紧应用的建设;而商业模式的话题,大家都在探讨和摸索当中,但是开放的主题不会改变。

在这个论坛上,我们听到了业界各方最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在此本刊将以不同主题的方式与大家共享。除了对移动互联网整个产业发展的报道外,本次移动互联网大会还涉及的云计算、物联网等也会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加以报道。

加速的变革和创新

移动互联网正处于加速变革创新时期,技术和业务的创新空前活跃。

移动互联网正在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发展着,它对整个电信行业影响深远,这点毋庸置疑。“移动互联网正处于加速变革创新的时期。技术和业务的创新空前活跃。”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苏金生指出,“移动通信无处不在的接入能力,个性化特征和互联网开放式创新相结合,形成了从终端、网络、应用到服务的巨大变革。”

可以看到,智能手机、移动电子书、移动音乐、移动支付、应用商店等的兴起使得移动互联网的业务形态和终端形态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从2007年到2009年全球移动语音流量增长了2倍,但是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增长了18倍。巨大的增长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无关系。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模式也与传统电信行业有很大的不同。“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模式深入变革,业务开发、业务提供、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组织发生了巨大变化,以智能终端加速普及和应用程序商店中软件应用的爆炸成长为代表,形成了移动网、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有机集合的开放发展模式。”苏金生指出,“短短两年时间里,全球应用商店程序下载接近百亿次,全球智能终端在两年内有望超过PC。”

智能终端和应用程序下载的飞速发展使得移动互联网在终端和应用这两大环节的瓶颈逐渐消失,然而,这两大环节的快速发展也对移动网络和无线资源带来了与日俱增的压力。“移动互联网原有的格局被打破,形成了通信、互联网、计算机、消费电子等跨界融合发展的新局面。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竞争模式在创新,产业链合作与垂直整合则在不断加快。”苏金生指出。

与此同时,苏金生认为移动互联网也给行业监管带来新的挑战。如何监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都值得探讨。

在全球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环境也进一步加强。首先是3G移动网络发展迅速,发展一年多以来,3G网络已经覆盖了所有地市。其次,移动互联网用户急速扩大,截止今年6月底,我国的手机网民达到了2.77亿,半年增长了4300万。另外,在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业务创新上有了很多举动,比如Ophone操作系统和智能手机、跨平台的应用平台和软件应用商店等。

苏金生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要把握好移动网络、智能终端和应用服务这3个关键要素。首先以智能终端为核心的平台体系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和竞争的关键要素。在以操作系统为核心形成的多形态发展态势。其次应用服务的发展上,当前是以软件应用商店为代表的创新,开放式应用发展模式要继续探索WEB技术和移动通信等各种技术结合,并重视移动平台和移动流量器的作用。另外,移动网络要做好3G建设和演进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固定网络资源实现两个网络资源的综合有话利用。最后,在发展模式上构建开放共赢产业的生态体系。

新的业务能力

相比于固定互联网,它有自己的局限性,但它同样拥有巨大的想像空间

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相比有很多局限性,比如用手机上网屏幕较小,带宽较小,不能支持多窗口打开,没有JAVA能力等。但是移动互联网也有一些固定互联网没有的业务能力。

“移动互联网有身份识别,因此适合个性化服务。移动互联网本身有天然的移动通信定位能力,因此可以开展基于位置是服务,这些都是传统互联网所没有的。移动互联网更容易进入RFID传感器领域。”中国工程院秘书长邬贺铨指出。

邬贺铨指出其在最近的一次国际性会议上,大家讨论的一些主题与移动互联网密切相关。“我们讨论4个问题,一是无处不在的网络,提出2015年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移动接入的目标。二是如何将移动通信用于卫生保健。三是如何利用移动通信支持金融服务。四是移动数据挖掘。”

可以看到,移动通信和其他行业的结合正在成为整个产业下一步发展的热点。不过,这些新的商机也会碰到一些新的挑战,比如大量的接入,包括物联网接入等会对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手机上的安全保障会比PC上更难一些。与此同时,商业模式也值得探讨。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

无处不在的网络、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各种应用的需求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它给运营商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好在运营商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应对之策

这次的移动互联网大会以“无处不在的网络,无所不能的业务”为主题。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超出了很多人的想像,也给了大家更多想像的空间。很多人认为,现在已经进入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

中国移动集团董事长王建宙指出,移动互联网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了生活质量,并创造了很多新的消费。移动互联网还将继续快速发展。

基础条件已经成熟

王建宙指出,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首先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从网络来看,原有网络基础上3G网络的全面建设使得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条件更加成熟。所以中国移动在本次大会上提出了“无处不在的网络”。确实,在中国市场,中国移动是最有资格宣称自己有“无处不在的网络”的运营商。

从终端上看,大量移动的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以及类似平板电脑这样的新型终端,也为移动互联网的成熟创造了条件。另外,社交网络需求不断增加,SNS、微博、聊天等业务的迅猛发展使得传统的互联网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需求也给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网络+终端+应用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快速发展的条件。

带来的巨大变化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还仅仅是一个开端,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冰山一角。”王建宙指出,“还有巨大的市场等着我们来开发。”

然而,仅仅是这个冰山一角就已经给电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便是移动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在中国移动各种业务流量中,话音和短信的流量增长已经放缓。王建宙告诉大家,中国移动以前话音业务的增长约是每年40%左右,最近的一两年只是20%左右。即便是降价也不会带来太大的弹性。因为中国的MOU已经达到520分钟,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而短信也同样如此,达到了高点。

相反,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的增长在过去的一年里极为迅速,在此次演讲中,王建宙 一再强调增长是“爆炸式”的。“从中国移动各省公司来看,今年的数据流量至少比去年增长了150%,有的省份增长超过200%、300%,甚至更多。”而数据流量大量增长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智能手机的大量应用。

数据流量大幅上升,中国移动也不是个例,全球许多运营商都是如此,很多人将这一现象看成机会。“数据流量的增长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全球移动运营商来看,话音资费的下降使得ARPU值处于下降趋势。而由于数据流量的增加已经使得国外一些运营商的ARPU重新出现下降。例如,日本软银由于移动互联网,其ARPU重现上升。”王建宙指出,“与此同时,一些运营商在数据业务上的营收占比也在增加。中国移动在数据业务收入的占比上约为30%。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增加,这个比例还在不断增加。国外一些运营商的数据收入比重已经超过50%。这些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新机会。”

多元化的生态系统

然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也显而易见。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使得运营商必须不断扩充网络。另外,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系统还处于形成的阶段,不同于原来的固定互联网,也不同于运营商此前的话音和短信业务的经营模式。它是一个多元化的生态系统。

之所以指出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多元化的经营,是因为能够从这项业务中获得营收的不仅仅是运营商。“现在移动互联网的运营商既包括传统电信运营商,也包括原来的桌面互联网提供商,还有终端的设备制造商,这三者都直接参与了移动互联网的经营。”王建宙指出。

那么作为原来在传统电信产业占据主导位置的移动运营商来说,该如何应对?王建宙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移动当前正在做的、以应对新的业务模式的事情。

首先是应对数据流量快速增长,加快网络的建设。在这点上,各国运营商采取的举措不太一样,大体分为3种。加速3G网络的扩容,加快3G网络从HSPA升级到HSPA+,加快启动LTE,加大WLAN的覆盖。

具体到中国移动,他正在加快3G TD-SCDMA网络的扩大,到今年年底,中国移动的网络基站总数将超过20万个,将覆盖所有城市。另外,在TD-SCDMA终端上,通过集中采购使得中低端手机价格大幅下滑,并推动TD-SCDMA智能终端的发展。另外,中国移动也在对中高端手机进行集中采购,希望能降低价格。到今年11月末,中国移动的TD-SCDMA用户达到了1698万。其次,中国移动也在加快推进TD-LTE的发展。王建宙指出,明年,中国移动将会加大在TD-LTE上的试验规模。

值得一提的是,TD-LTE技术得到了更多运营商的支持,很多运营商表态将会采用这一技术建设宽带无线网络。王建宙认为有希望采取TD-LTE技术的运营商主要分为三类。一是那些刚刚买到BWA牌照和频率的新运营商,他们很多会选择TD-LTE技术建设新的网络,这是目前采用TD-LTE技术最主要的运营商群体。第二是原来的PHS运营商,要进行技术升级。现有的一些WiMAX运营商也考虑过渡到TD-LTE。

另外,在应对数据流量增长上,中国移动通过扩大WLAN热点建设作为蜂窝网的补充,这也是世界上许多运营商最常用的手段。据说,AT&T在热点地区,有50%的数据流量是通过Wi-Fi连接的。在亚太,韩国的KT也采取同样的举措,中国移动也在大力部署WLAN。不仅如此,王建宙还指出中国移动的WLAN要和蜂窝网络一样实现漫游,并要加强对WLAN网络的管理,希望更多的智能手机有WLAN的功能。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