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的TD-LTE规模测试尚未启动,还处在准备阶段。终端的成熟度成为影响测试进度的主要因素。然而,这并不意味着TD-LTE的发展进程将会放缓,相反,中国移动将示范网的部署规模由三个城市扩展到六个。TD-LTE在中国政府、中国移动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努力下正逐渐走向全球。通信产业报、通信产业网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对此作了分析。
■对话一:国际化 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
国外对TD-LTE感兴趣的运营商主要分哪几类?中国移动在推进TD-LTE国际化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对TD-LTE感兴趣的运营商分三大类:首先是新兴的拿到TD-LTE频段的运营商,他们需要考虑部署WiMAX还是TD-LTE,根据目前的情况他们会更倾向于LTE。其次是运营WiMAX的运营商,某些运营商发现WiMAX的产业支持在逐渐变弱,因此将部署中心转向LTE。另外,一些老牌的传统的运营商,虽然一直以部署FDD为主,但看到TDD的频段资源比较丰富,也购买了一些TD-LTE的频段,比如沃达丰、T-Mobile、Orange都在德国买了TDD的频谱。
中国移动在与国际运营商的合作过程中充分进行信息共享,将TD-LTE发展的最新情况传达给国外运营商。同时,中国移动努力推进TD-LTE测试,从概念验证,技术试验,规模试验的过程中让国外看到TD-LTE在中国的快速发展,看到TD-LTE在中国有强大的产业和市场支持,也让他们更有信心。
电信研究院与中国移动一直在努力推动TD-LTE的测试,如何看待TD-LTE目前的测试情况?
目前,大多数厂商在硬件方面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软件和算法方面,仍然需要提高。在产业链方面,终端的发展比较滞后。我们在测试的时候是有技术门槛的,终端发展确实有些跟不上。本次中国移动示范网扩展到六个城市,是要向世界发出强烈的信号,中国将坚决支持TD-LTE技术的发展,希望国际社会能够对TD-LTE更有信心。
■对话三:关键技术 大唐移动市场营销部市场总监廖镭鸣
TD-LTE的波束赋形技术是LTE发展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突破,波束赋形技术具有哪些优势?
大唐在2009年底发布了TD-LTE8天线双流波束赋形技术,该技术有以下两个优点:第一,采用该技术可以使TD-LTE与TD-SCDMA共站址,降低TD-LTE网络部署成本。采用该技术TD-LTE的单站覆盖半径与TD-SCDMA一致,且边缘速率可达到500Kbps。第二,采用该技术可大大提升系统平均吞吐量和边缘吞吐量,提升网络性能。相对于2天线2×2MIMO技术,8天线双流波束赋形技术可将平均吞吐量提升80%,边缘吞吐量提升130%。
■对话四:关键技术 爱立信中国LTE&GSM无线产品经理赵望熙
目前,TD-LTE从标准到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在网络的部署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目前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和探讨:关于多技术共存共建并且互操作的问题,大部分运营商都已经拥有一个或多个商用网络,在开始部署TD-LTE时,如何妥善解决包括无线、天面、配套等一系列问题;频段问题,如何合理使用规范或分配的频段,既保证性能也考虑未来国际漫游等问题;终端成本和复杂性,终端无疑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先进技术与成本和复杂性,并最终影响到终端的性能质量和成熟周期,以及FDD/TDD的兼容性,无疑也是未来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