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0/5/10 07:25

从个客营销转向集团应用 运营商探路3G校园

通信产业报  杨志杰

始自去年的3G校园争夺战硝烟未消,如今又有了新的内涵。进入4月以来,在传统的放号促销等竞争策略的基础上,电信运营商们在校园市场的争夺,开始更多转向整个校园信息化项目的签订之上。

校园一直以来都被看做是十分重要的个人用户新增市场,但是现在它具有了个客和集客市场的双重角色。

跑马圈地

近一段时间以来,电信运营商在全国范围频频出手,签订了众多无线校园项目。据记者了解,这些项目签订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在校园内主推的3G应用多为移动电子商务手机“一卡通”类业务。其中,中国电信已确定了产品名称,为校园“翼卡通”。

例如,厦门移动日前与厦门理工学院签约,为该校师生提供在校园内各个消费场所、图书馆、机房、办公大楼等的支付和身份验证服务。而此前陕西电信已与西安培华学院达成合作,通过手机“翼卡通”提供考勤、图书借阅、就餐、购物等服务。

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此前对记者表示,校园信息化或者说无线校园项目的好处在于,一旦签下某家学校,单个运营商在这家学校里就有望实现“垄断”。做一个设想,在一个校园内,定制手机及号卡若可与校园生活需求捆绑,这将使得学生的换号成本“无限”增大。而其他运营商若想进入市场竞争,则只能采用低资费套餐策略,且即便是发展了用户,也无法成为学生的首选信息通信服务提供商。

阻力巨大

运营商推动无线校园无疑还是为了增加黏性,争夺用户。那么,看似“完美”的无线校园计划真的能够成功么?目前看来,还有诸多待解之题。

首先,是涉嫌侵犯用户选择权。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电信人士对记者表示,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在“翼卡通”的推广过程采用了自愿的形式,一些师生确实不愿意采用这一服务,市场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这一业务上马后,如果不能在校园内在一定程度内实现‘垄断’,如此巨大的投入确实压力比较大。”

记者采访的某无线校园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新的一卡通业务进来以后,他及很多师生都面临着更换运营商的压力。事实上,他们并不愿意。“仅仅是一卡通服务的吸引力其实还不够,有的时候使用这一服务反而觉得更麻烦了。”他说。

此外,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多数高校此前都已经具备了一卡通类系统,而这些服务的提供商很多是系统集成商或RFID厂商,而并非移动运营商,运营商与这些厂商虽然大多数时候是竞合关系,但要进入他们已有的市场,这其中的阻力和挑战是非常之大的。

“投入巨大,若达不到预期目标是最为担忧的问题。”一位运营商人士说。

须对接更多应用

运营商提供的无线校园解决方案不应仅仅局限于一卡通类服务,而需要打造更多应用。业内分析人士表示,运营商作为产业链领导者,其优势在于整合能力。“整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不仅更具竞争力,且更易建立深度黏性,也就能保证投资回报,”

此外,高校学生对新生事物、新技术充满热情,接受能力高,接受速度快,这也使得无线校园有望成为电信运营商拓展3G应用的试验田。据记者了解,目前高校信息化的主要需求是为校园内的人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交互服务。因此,运营商在为师生提供一卡通服务的基础上,还应为学生提供综合信息服务。

目前,大多数的高校都已经具备各种成熟的应用系统,如成绩管理、档案查询、选课等系统,将这些系统与师生的手机实现很好的对接,是运营商亟待提供的服务。此外,运营商还应基于手机终端提供以学生为主,面向学生校园生活的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应可与已有的校园社团、就业兼职等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对接。温州电信是此领域的开拓者。日前,其已与浙大等合作,将开发具有众多子系统的3G校园网络平台。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