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市场
2010/5/5 09:34

移动支付 3G时代应时而生的宠儿

慧聪网  佚名

或许大家都有这样的困惑,外出的时候总要忙着带一堆东西:钱包、信用卡、公交卡、手机,一个都不能少,特别还夏季,似乎都没有多余的地方装这些东西,迫不得已还得成为拎包一族。有没有想过只要拿着手机到超市、商场、刷“机”就可以埋单消费,或者在地铁、公交车上刷一下手机就能上车?这就是移动支付的魅力。

移动支付也称手机支付(Mobile Payment),就是允许移动用户使用其移动终端(通常是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的一种服务方式。伴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推动着移动终端的应用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而也带动移动支付产业发展的全面提速。

移动支付主要分为现场支付和远程支付。

现场支付:“刷”手机

现场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即时通过手机向商家进行支付,支付的处理在现场进行,并且是在线下进行的,不需要使用移动网络,支付完毕,消费者即可得到商品或服务。在这种场景下,手机支付实际上是取代了现金支付和刷卡支付,消费者只需“刷手机”即可。目前,主流的技术是NFC(近距离通信)技术,手机终端需要内置NFC芯片,并且植入用户信息、银行卡号等信息,这样,消费者就可以像刷银行卡一样“刷手机”了。当然,这还需要商家具备兼容的读卡器,即我们经常说的“POS机”。现场支付的使用场景通常是在商场、超市、便利店等。

远程支付:“动”手指

远程支付是指消费者用手机进行支付时,支付的处理是在远程的服务器中进行的,支付的信息需要通过移动网络传送到远程服务器中才可完成支付过程。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可以用短信WAP或客户端的方式将支付信息传递到支付平台的后台服务器,支付平台就会在银行帐户中扣除相应的费用,并且向商家发出支付确认信息,商家再向使用者确认,这样一次支付就完成了。

移动支付是一个开放的市场,产业链涵盖众多环节,主要包括电信运营商、银行业、第三方服务商、终端设备制造商、商家及手机用户等。其中,电信运营商、银行业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决定了整个产业发展的走向和前景。

三大运营商暗战“移动支付”

中国联通在上海启动“手机支付”业务,推出了可刷公交卡的手机。该手机为长虹品牌,3G制式,预装目前国际领先的NFC(非接触式通信)芯片,内置公交卡账户,相当于将市民熟悉的公共交通一卡通“缩微”进了手机中,使用方式和公交卡一样,用户在乘公交车、轨交、出租车时,直接“刷手机”扣费。

中国移动推出的是一种全新的SIM卡,将NFC芯片与SIM卡融合,实现电子支付和数据下载等多种功能。用户只要用手机接近读卡器,即可实现小额支付。同时,手机卡账户将和用户银行账户捆绑,一旦手机卡金额花完,可通过短信将银行账户资金转入手机卡内。

中国电信也推出手机支付业务更多的是一种远程支付。手机用户只需动动大拇指就能支付水电煤费等公用事业费、购买电影票,预约医院专家门诊等等。

移动支付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是个拥有着6.7亿手机用户的大市场,而中国的手机支付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虽然便捷、不受地域、设备、支付项目限制的移动支付理念和支付方式惹了不少人的眼光,但要大规模的普及推广,既要突破技术先行、用户体验滞后的瓶颈,还要面对不少考验。

法律制度与行业规范尚待完善。目前中国在电子支付领域的法律体系尚未完善,支付参与方的责任与分工都缺少明确的法律描述。同时,在行业运营方面,也没有可靠的行业操作规范。这使得移动支付应用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与经营风险。

信用与信息安全问题严重。由于垃圾短信、电话诈骗和资费陷阱问题的广泛存在,导致移动增值服务的诚信度较低,可能影响用户进一步使用移动增值服务的意愿。在移动支付方面,用户还面临安全方面的疑虑。

商业模式待解。总的来说,中国的主流运营商和主流银行机构都希望以自己为中心建立商业模式,这影响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客户端安装与定制终端成本问题待解。由于移动支付可能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或使用特定的支持NFC技术的终端,这需要用户克服知识壁垒和手机更换成本。一般而言,只有向用户提供一定的优惠服务,用户才会有更大的热情购买定制手机和使用该业务。从这一点看,如果向用户收费,就不可能吸引用户应用移动支付手段来替代现金支付或银行卡支付。

移动支付产业最新进展:

2009年7月29日

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技术创新研讨会在南山举行,深圳移动在会上首次向外界展示了手机智能卡刷卡支付、身份认证等系列应用,目前从南山区开始试点工作。下半年还将根据集团统一部署面向大众客户发卡,届时客户仅需到移动服务厅更换一张RF-SIM卡,即可实现刷手机在商家消费、进出公司、社区门禁等。

2009年7月24日

2009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论坛在京开幕。来自政府主管单位、学术机构、金融机构、移动运营商、手机厂商、核心方案商、平台提供商和知名咨询公司的专家、学者就移动支付中的技术问题、信息安全问题、产业链各方的合作问题都得到了充分的沟通和探讨,为产业各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推动移动支付向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