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有12580,电信有号百114,联通接收了原网通的116114,三大运营商在信息运营层面的竞争十分激烈,联通忙于内部各种整合及对战略型业务的资源配置局限,116114目前基本名存实亡,剩下12580与114独自PK。
不久前在东莞召开的中移动全国12580第一片区省际联合服务营销研讨会的议题中,产品差异化是与会人员都非常重视的议题之一。不过,笔者的意见却与会议主流声音有些“差异化”。
在笔者看来,12580在研究和探讨产品差异的时候,应该跳出产品这个框架来看待竞争,否则就落了下乘。从定位来说,12580的定位是“综合信息服务”,号百的定位也是“综合信息服务”,后期细化为“本地的综合信息服务”,定位决定了做什么样的企业,提供什么样的服务,甚至面对什么样的客户。二者在定位上,显然十分趋同。在运营机制方面,号百自成立总部以后,逐渐在完善各地的分支,甚至在地市一级都有号百部门,移动也在向这个方向走,各地数据部门纷纷成立部室,专门运营12580。相同的定位,相同的属地,类似的通信企业背景,甚至类似背景的从业人员,某种程度上相同的资本资源,那么差异化在哪里?
笔者的看法是,没有差异,也不会有差异,产品层面不可能出现差异,一方开发新的产品,另一方只要愿意,只要看好该产品面对的人群或市场前景,可以随时跟进,复制,这一点从目前12580和114提供的标准产品种类可以看出。那么就任其同质,不差异了吗?在竞争环境,12580产品层面重在跟随,利用移动成本优势兼顾区域创新(竞争对手资源不足难以复制),产品部分的创新目前可以从与移动既有优势业务的结合入手,而更大的差异重心则应该体现在品牌、服务规范及质量、运营理念三点上。
以腾讯为例,从业务架构看,基本上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跟随型战略,但前浪死在沙滩上,企鹅把它做到极致,尤其还有个庞大的用户基础,所以基本做啥都成,可以很轻松地往用户平台上叠加。其实,中移动12580也可以学学企鹅,同样有用户优势,所以不用着急,把业务品牌传播好,把服务做到细,做到极致,加上更为市场化的运营理念,没有输给号百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