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LTE频道 - 名家观点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赛灵思张宇清:创新平台促TD-LTE平滑演进

http://www.c114.net ( 2010/8/5 17:41 )

近日,TD-SCDMA厂商高层系列访谈在京举行,新浪科技特意邀请TD技术论坛代理秘书长时光先生作为本次系列访谈的主持人,对赛灵思公司亚太区市场及应用总监张宇清先生进行了访谈。

嘉宾介绍:

张宇清,赛灵思公司亚太区市场及应用总监。

张宇清先生现任赛灵思公司亚太区市场及应用总监,负责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大中国区(中国、香港、台湾)、东南亚(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韩国以及印度市场的所有宣传及市场需求促进活动,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张宇清先生在FPGAASIC网络通信和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拥有19年的丰富工作经验。在加盟赛灵思之前,他担任夏普香港公司的首席开发总监,负责管理和开发公司在大中国区的微控制器业务。在此之前的13年间,他曾经在美国硅谷的LSI Logic、朗讯、Lattice等公司担任各种高级管理、市场和技术职位。

张宇清先生拥有奥斯汀德州大学的电子工程学士学位和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访谈内容:

神秘的“X”其实连着一个不断扩张的庞大世界

时光:非常高兴今天来到赛灵思,这次访谈也是TD技术论坛与新浪科技合作的第二十一次高层访谈,希望这一次访谈能以“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方式,坦率地交流看法。我本人来论坛工作之前在一家芯片公司工作,对赛灵思比较了解,但我想对于大多数通信业界朋友来讲,赛灵思可能还像它的LOGO首字母一样,是个“X”,今天我想请您给我们解释一下这个“X”:赛灵思是什么样的公司,是做什么事情的?

张宇清:赛灵思是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发明者。FPGA的发明在当时是一种革命性的创举,赛灵思共同创始人之一Ross Freeman先生因为发明FPGA,在2009年荣登了美国发明家名人堂,与爱迪生、贝尔、英特尔的创始人安迪•葛洛夫等著名发明家共享荣耀。这是一份晚来的荣誉,但所有赛灵思员工都感觉与有荣焉,名人堂委员会对FPGA对整个IC产业的带动是认同的。

26年来,来自客户的巨大的市场推动力,以及赛灵思公司本身所具有的创新理念, 推动者赛灵思不断发展,从早期的可编程逻辑(PLD),到后来的FPGA,发展到现在的系统方案或目标设计平台供应商,完成了一个个行业瞩目的转变, 引领者行业技术和行业应用不断向更深层次进展。

在硅谷圣何塞(San Jose)的赛灵思总部,一进主楼就可以看到一面专利墙,密密麻麻地挂满了专利牌匾, 牌上刻着26年来赛灵思所有的专利名称和其拥有者的名字,每块牌子代表一项专利, 总共有两千多块。对于一个全球所有员工加在一起3,500人的公司来说, 2000多项专利是赛灵思坚持创新的有利证明,同时也也标志着我们是一个以创新为主导的公司。 创新,让赛灵思拥有FPGA市场超过51%的市场份额,而且维持这样的市场份额已经六七年了。

2009年2月,赛灵思公司成立25周年之际, 提出了目标设计平台的理念并把其作为公司推动“可编程势在必行”之行业趋势的长期发展策略, 致力于通过提供一个完整的可编程平台,降低FPGA应用的门槛,缩短客户实施FPGA设计的流程,加快其把产品尽快推向市场的速度,并助力其以最高的质量、工艺、性能和最低的功耗把产品推向市场。这一平台不仅应用于大家所熟悉的无线通讯领域,还应用于包括有线通讯、高速运算服务器、消费类电子如汽车电子等在内的行业,我们的产品应用已经扩展到了工业、科研、医疗等等广泛的领域。

赛灵思目前大概有3,500人左右,办公室分布全球,主要分北美洲区、欧洲区、亚太区和日本区四大区域。我本人负责亚太区的市场部,包括大中华区、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目前我们在中国区设有8个办事处,分别是北京、上海、深圳、香港、武汉、南京、成都跟西安。

跟一些老企业,像来中国十几年的TI(德州仪器)相比,赛灵思在国内的发展不算很早,大概有六年的时间。六年前我们是通过代理商发展。但目前我们配合中国的发展,在中国成长非常快。我们积极参与了包括TD产品的推出,也支持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电信设备商,我们还非常积极参与国内的大学计划,和顶尖的高校及相关研究机构设立了100多个联合实验室, 在国内几个知名的工业园区均建立了FPGA创新中心, 不仅为业界培养、输送了一批批年轻的工程师, 而且也为中国工程师应用FPGA进行开发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时光:一个公司是否成功,我们从它的销售额、利润率上是可以看得出来的,但并不是每一个成功的公司都值得尊敬。我本人觉得赛灵思是非常令人尊敬的公司,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发明——FPGA,这对芯片设计行业来说——也许今天还说早了一点,但是再过若干年我们回顾这件事情,可以说它是历史性的事件。我想作为历史事件的发起人,赛灵思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公司。

TD芯片环节上游的资源环境

时光:在您向我们广大读者解释了赛灵思的“X”之后,我们的话题转向今天的主题:关于TD。刚才您说到赛灵思参与了中国的TD事业。其实中国产业界是通过发展TD,才更加认识到芯片环节在整个产业链中所起到的决定性的作用。现在看起来,我们的TD-SCDMA的终端和芯片,特别是终端,目前仍然不特别令市场满意,我想请您谈一谈,作为芯片行业更上游的环节,赛灵思对TD-SCDMA下一步的发展有什么看法?另外赛灵思在促进TD-SCDMA事业、特别是芯片这方面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张宇清:首先,TD行业的发展对赛灵思非常关键,对于这一点, 让我们从芯片的角度讲一讲我们发展策略吧。

目前来讲,FPGA,包括赛灵思的FPGA,在TD行业的主要应用 是在系统设备上,而不是在终端上。可能用到终端方面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是简单的CPLD器件,而不是功能强大的FPGA器件。而系统设备上FPGA的应用非常广泛,国内几乎每一家系统设备制造商的产品,无论是远程无线电(RRU),或者是基带(baseband),都是有FPGA支持的。像华为中兴大唐普天、烽火、三维通信(Sunwave)、京信通信(Comba)等国内厂商都是赛灵思的客户,FPGA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地方,我们也是所有FPGA厂商里面唯一一家可以涵盖产业链所有环节上客户的企业。

赛灵思的产品品质非常可靠,这是我们在行业里信誉非常好的一方面。性能当然是一流的,功耗相对来讲也是很低的。我们很多客户也都做了比较。未来,在设备领域,我们的发展趋势是配合行业要求,会有更高的集成度。我们从28纳米工艺开始,“降低功耗”成为公司致力于的首要目标。以前是性能、功耗、面积都同等重要,但是将来,我们会把功耗——这一阻碍FPGA更广泛应用的障碍放在考虑的第一位。

我们在功耗方面下了很多工夫,做了很多改善和创新。上一代的FPGA,我们是把无线功放的效率提高了40%,下一代的7系列FPGA会比这个更上一层楼。为什么有这个发展趋势?举个例子,比如说像中移动采用这个设备,以十万基站来算的话,提升40%的性能就等于一年节省1800万美元,碳排放减少31000吨,第一做到节能减排,第二这些钱可以继续提供运营成本的支持,而不只是对运营成本的直接降低那么简单。具体在技术上来讲,它的实现是靠DPD(Digital Pre-distortion 数字预失真)技术,我们国内有很多客户、包括很大的知名厂商都在使用它,这个技术本身利用了FPGA平台,但是提供给客户的是完整的方案,未来赛灵思的发展方向一定朝着这个理念走,不仅提供FPGA可编程平台,还提供完整方案,这样才能被客户所接受,提高他们的直接经济效益。

再说终端。这一块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市场的需求量很大,但竞争也很激烈,而且终端对功耗要求会更高。目前FPGA的功耗已经非常接近ASIC,但是我们也要很坦白地说,终端上大规模的FPGA应用还没有来到,主要就是功耗这一块还有需要克服的技术困难。当然某种程度上,终端上可以看到一些小的FPGA,但一般不是作为主芯片,可能只是做一个接口。

时光:FPGA在芯片开发过程中已经起到很大作用。

赛灵思TD发展之路
  张宇清:国内很多著名的终端和芯片公司,都用FPGA来做产品研发,当然我们希望将来FPGA能直接大批量用在终端上,直接给终端带来效益。

时光:真正完成这个革命。

张宇清:对,从整个产业链来讲,现在百分之八九十还是在系统设备方面,终端的话还是比较少。当然我们希望可以跟国内的客户、第三方设计公司等朝这方面努力,希望做一些平台,听到更多反馈,让我们下一代芯片越来越接近终端的要求。在处理能力方面, FPGA现在的处理能力要比DSP强大,终端可能要求到有处理收发信号之外,还要做一些多媒体的功能,这方面需要很大的DSP能力,而FPGA里有很多DSP的模块。

时光:我想这就是赛灵思很明显的竞争优势,或是FPGA的竞争优势。 3G也好,4G也好,实际上移动通信的发展是要提供更多业务,无非就是说需要更大带宽、需要芯片有更强处理能力,同时功耗要降低,或者处理能力强大的同时功耗不随之上升,在这方面我想FPGA有它的优势,一方面可以更加节能,另一方面,在功能方面可以更灵活的进行配置,而不是只有固定的架构和功能。因为应用多了,业务多了,不一定所有都能覆盖上,按老百姓的说法,是要更智能化来做这个事情。

时光:因为赛灵思的产品是不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我想也请您谈一谈,赛灵思参与TD事业最初的想法是什么,现在在TD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包括有哪些合作伙伴?

张宇清:对,赛灵思在工程界是相当知名的,但是消费者不太了解,主要因为我们客户不是消费者,而是产品制造商和系统制造商。

我们当时知道中国政府在大力推广TD,把其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我们也很期望能够朝这个方向、跟国内厂商一起推动这一战略。FPGA可以创造很大的优势。这就是我们参与TD的方式。我们知道,ASIC和FPGA共存了一段时间,ASIC优势在于功耗、性能比较突出,但是缺点就是随着研发深入,它的投入也是越来越高。目前来讲国内普遍应用是65纳米,现在朝40到45纳米发展,将来是28纳米,费用将以几何级数上升,可以达到几百万美元,或者上千万美元的数字。ASIC公司如果要做TD芯片必须要先有一个量,没有量的话成本投入回不来,所以他们(设备厂商)会考虑ASIC是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不是,他们就转向FPGA。包括像国内华为、中兴、大唐等企业, 当时都是这样想的:首先我的竞争对手是国际品牌,如爱立信阿朗这些公司, 要首先推出市场的话,必须要比对手快, FPGA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它是可编程的,今天设计的东西出货到客户手里,发现不对了还可以改。

随着TD的全球化,可能将来全世界都会有应用,可是每个地区需求会不一样,北美有北美客户的需求,非洲有非洲客户的需求,这样ASIC很困难了,而FPGA可以只做一个平台,然后用软件编程,在每一个洲和地区完全做智能化修改,让它符合当地的需求,整个研发成本就降下来了。

所以我们越来越看重FPGA,不只是降低芯片的成本,而是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总拥有成本),产品推出市场越慢,企业损失越大。现在很多公司很聪明,他们有项目组织专门算TCO,所以在TD这一块的话,我们当时的投入让我们客户得到很大的回报。

大家现在可以看到,运营TD的中国移动说,需要设备达到某个指标,一般国内厂商从规格改了之后,三个月就可以出设备。在国外,以前无论是CDMA还是WCDMAGSM,都没有这种情况,一般从规格出来到设备完成需要12个月,最快九个月。三到六个月这种速度,只有国内公司才能创造奇迹。这包括国内公司的创新能力、资源的应用和人的勤奋,当然大家也可以看到FPGA扮演的角色。

时光:对,中国现在有很强烈的愿望,要把我们自己的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大是足够大,因为我们有足够大的市场来支持,那么怎么样叫强,有时候不仅仅是要靠我们工程师的热情,一天工作十二个小时。我们要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是要有武器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想FPGA就是一个利器,比如说,您刚才提到的我们的新产品从规格制订到产品推出三到六个月,非常快的速度,如果我们手里是很落后的工具,或者我们开发工具是一个非常难以驾驭的工具,就算工作彻夜不眠能坚持多久呢?

张宇清:对。

时光:这也给我们行业提出了启示,很多时候不能只靠人的,当然人的热情和愿望也很重要,但你需要跟踪、利用国际上最先进、前沿的工具的技术帮助完成愿景,但有时候企业不见得会认识到工具的重要性。

张宇清:工具包括硬件和软件,软件也是提升效率的很好的工具。赛灵思在软件的发展也非常快,公司的软件工程师比硬件工程师多得多。除了FPGA发展之外,我们在软件上也有很大的提升,我们最新一代软件可以缩短一半以上的研发时间,包括运行速度,研发时间比较少,我们希望能够在TD这一块领域继续在软件、硬件、通同平台,针对平台,参考设计各方面给客户提供优势的差异化。而且FPGA非常优势的地方还在于它的保密性,我们芯片有一个独特的DNA,这对客户知识产权有相当好的保护,就算把FPGA的设计偷了出来,放到另外一个FPGA,它不会跑,它会认FPGA硬件号码。

时光:这就是为什么软件在信息技术当中作为越来越重要,安全性这方面,知识产权保护这方面,软件的保护性是无穷的,我可以想出无数的办法在软件上实现,而在硬件上就不可以。您刚才提到非常重要的技术方向,就是我们现在电子和信息产业对软件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包括无线电方面,以前想到可能就是一个功率放大器,纯粹硬件的事情,现在我们看到软件无线电的技术在飞速发展,将来硬件平台本身对于技术的发展推动作用或约束作用越来越小,而软件对于技术发展会越来越重要。以前经常有人问我,手机怎么耗电量这么大?你作为芯片行业人士给解释一下它的重要原因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可能是算法不好,很多不了解的人觉得这跟算法有什么关系?我说关系非常大,如果软件不好,算法不好,在处理信号的时就需要更多时间、调动更多器件来工作,就会导致功耗上升。实际上软件对于很多传统意义上硬件的很多功能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是我们FPGA为什么发展这么迅速,或者我们的Freeman先生为什么能进入名人堂的理由。这也代表了产业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非常重要。

   来源:新浪科技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