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LTE频道 - 名家观点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工信部王志勤解读TD-LTE发展的重要意

http://www.c114.net ( 2008/5/23 15:06 )

2008世界通信大会是世界通信研发和产业界众多顶尖学者和领导人物汇聚的场所。本届大会在北京召开将成为ICC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不仅仅是因为 ICC 首次来到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还因为 ICC 恰逢北京举办奥运年,本届大会主题与奥运会竞赛精神的精髓相吻合:“通信:更快、更高、更强”。本次会议将为业界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开放平台。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副所长王志勤

各位来宾早上好,下面我想就TD-LTE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频谱方面的优势给大家做一个介绍。那么TD-SCDMA目前已经在我国10个城市开展了扩大规模网络实验。TD-LTE作为TD-SCDMA长期发展的一个未来的非常重要的途径,也是保证TD-SCDMA长期可发展的技术产品。此外作为TD的技术,在频率方面的可用性和灵活性具有很强的优势。我们可以看到在今年3月份,全球蜂窝移动通信的用户数已经接近了35亿,实际上在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产业阵营的分化或者是对比度进一步拉大。其中以原有的GSMHSPA,和3G增强性为主导的产业规模达到了30亿,也就是说占据了88%的市场份额,CDMA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4.8亿,达到了11%。这里大家更关注3G的发展,在第一阵营里,3G和HSPA的用户已经达到了2亿,所以总体来看,3G在目前全球蜂窝移动用户的市场比例大约在10%左右。应该来说3G在全球进入到了规模的商用阶段。看看我们国家的移动通信用户实际上已经超过了5亿5千万,和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用户对比,我国的互联网用户也是全球第一大的。其中互联网的用户里面接入有80%是采用宽带接入。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群是非常庞大的,是传统互联网用户的2.5倍,其中在移动网络里面处于激活状态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经超过了五千万。

随着现在全球3G和3.5G的技术和产业发展,可能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移动和互联网的结合,也就是现在大家说的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发展是越来越蓬勃,特别是在去年,有很多非常大的节点,使整个IT产业和通信产业发生了很多产业链和格局方面的冲击。所以无线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

移动通信从技术发展来看,应该说是向IP化、宽带化发展。从刚才介绍的全球的以GSM为主体的TD-SCDMA和WCDMA的增长性技术演进来看,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是基于CDMA的技术。因此来看,3G和3G增强性是相对兼容的技术,而进入到LTE以后,它一个和原有的无线技术发生了比较大的跨度,是一个全新的无线技术。

特别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CDMA的技术发展应该说存在比较大的不决定性。也就是说EVDO之后,很多CDMA的运营商纷纷转入了LTE的产业,这也是LTE成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更大的基础。

移动运营商未来的演进我们也可以看到,就是遵循TD-SCDMA的运营商专注于未来的LTE的发展,当从个体化的运营商选择来看,有一些运营商愿意比较早的引入LTE,有一些运营商希望在延续整个3G的投资。现在很多全球的运营商更多的偏向于选择LTE。作为TD-SCDMA,我们国家进行了规模网络技术实验,现在进行到扩大的网络技术规模实验中。在这几年测试中,通过验证不断的推动产业链的形成。目前在全国10个城市已经建立了1.8万个基站。从现有投放的终端来看,目前还大部分是在R4版本包括手机和数据卡,应该说在近期逐渐会推推出相应的手机和产品。

从TD—SCDMA终端产品和业务发展来看,一方面延续2.5G的业务,像SMS、MMS、WAPJAVA、流媒体、3G的可视电话多媒体彩铃和POC的业务。

TD-SCDMA从原有的R4版本逐步向R5、R6过渡。从目前时间点来看,我们在今年会提供HSUPA相应的手机和数据卡业务,并逐渐提供多波广播的MBMS的业务,明年逐渐提供HSUPA整个技术产品。TD-LTE是TD-SCDMA向HSUPA发展的比较的路径。

LTE主要针对无线接口的全新技术,为了完成一个端到端的全IP的业务,实际上它和SAE的项目配合使用,从而实现用户非常良好用户体验IP化整个业务承载,所以针对总体的项目,主要实现IP分组业务的优化,更多的速率和更低的时延降低数据的成本,从而实现一种无缝的移动性。同时在这个阶段,由于产业聚合里更强,包括CDMA和其他的技术同时考虑和LTE和互操作性以及相互的一种紧密关系。

3GPP LTE整个标准,应该说在去年年底,它的无线接口基本冻结,尤其物理层这部分主体冻结,整个标准的工作我估计要到基本在6月份左右,最初设计的时候,刚才也提到整个设计目标,会提高更高的峰值速率,设计之初是下行100兆、上行50兆的速率,实际产品发展过程中和标准发展过程中,如果在4X4MIMO的配置下,应该说从理论计算的角度可以达到下行分值速率达到300兆,上行速率80兆。所以,实际上比它最初提供的设计时的技术发展也在不断的前进。

此外大家可以看到它在实验方面降低以及业务方面面临实时性业务,尤其VOIP业务的QOS能够达到变动形象级的水平。

LTE为了实现目标,采用孔口设计,下行采用FDMA,上行采用SC-FDMA的技术,MIMO技术的应用,在目前产品设计最多考虑4X4的配置。此外在无线接口高层采用快速实验调度、自适应编制条码和紫石英传输技术。整个LTE同时支持FDD无和TDD两种方式,基于我国SC-FDMA的结构,LTE就是其中的TDD的模式。

在网络架构方面去除了原来IC设备,实现扁平化的网络家口。

所以从刚才整个产业和技术发展明显的可以看到,TD-LTE是TD-SCDM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LTE依托GSM、WCDMA的绝对优势,LTE不光在现行的所谓3GG演进性的技术,在面向未来IMT -Advacde为发展当中,由于和MT是一个兼容技术,所以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LTE TDD充分考虑到与TD-SCDMA的关系,考虑到网络部署、设备重复利用,以及在技术设计方案中在各种环境和TD-SCDMA理想共存。是基于TD无-SCDMA的特点。

面向未来4G发展的3GPP实际上也在遵循ITU的时间表进行规划,目前对它的需求还在讨论过程中,但基本可以看到LTE是现有的进一步演进,和LTE是相兼容的关系。未来的技术发展无非是随着频谱如何适应频谱的需求提供更大的带宽,或者在联系和非联系的频谱上实现多整合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峰值速率和小区的频谱效率,可以使用更高的比如8X8或者更高的一些新的技术。

此外面向VOIP GOS的容量,也是我们国家提出的面向全平化的指标。

去年召开W无RC-ON的会议,是对原有3G和4G的频谱是共享的概念。在原有已经分配的频谱之上,在小于1G赫兹的频段主要考虑400-500兆,以及700-900兆相应的频谱,特别是我们国家提出的全球共同支持2.3G-2.4G频段被确定为RMT全球的整个公用频段。

在3.4-3.6这个频段,虽然没有得到全球公式,但是也在主要区域达成了一些公式。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看到这次会议的一个总的结论,也就是说全球IMT的频谱是在IMT2000和IPT 1的时间共享的,新建的频谱136兆,是新分配的,主要分布在450-470,790-806以及23G00-2400频谱。刚才提到3.4-3.6和698-570频段也是规划的频段,虽然对于2.3-2.4频段是否在全球各个国家都用于TDD呢?没有最终确定,总体来看,很多国家对于这个频段TDD有很强的优势。

这里只是回顾一下全球IMT TDD的一个频谱情况,主要在92年和2000年对3G频率进行了分析,92年对TDD有250兆,在2000年又对整个3G频率进行扩展频率的分布工作,其中 2.5到2.6频段,根据各个国家不同的分配,也可以用于TDD的技术。

我国TD-SCDMA整个频谱也是在我国无线电管理局,应该说比较早就规划了155兆的频率,大家可能比较清楚了,包括和声频段和扩展频段。对目前TD-SCDMA的产品,大量集中在2010-202音频段。针对未来的TD—LTE的发展,从技术本身来说,对于某一个运营商的使用来看,20前-40兆左右的频率是所必须的。所以我们感到尽快协调2.3到2.4频段TDD频率的使用,尤其作为TDLET,应该尽快能够明确在相应频段上的使用,以便整个产品的开发工作。

对于TD-LTE整个的发展,它基于现有TD-SCDMA的一些产业和整个网络在实验??营业来说,应该说都有比较丰富的部署,以及基础和经验。同时依托在全球层面的GSM和UMTS整个阵营的网络用户和产业的强大势力,逐步演进和发展。在LTE阶段,TDD和FDD能够携手同步发展,这样会带来更大产业规模和未来发展的一个潜力。

从刚才介绍可以看到,因为TDD技术本身的特点,所以它在频率的灵活性上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整个全球频率资源越来越稀缺和越来越少,相比FDD而言,TDD在频谱规律、频谱使用和频谱资源可获得性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

为了保证TD-SCDMA的成功以及TD-SCDMA未来长期可持续发展,我们想应该加快LTE-TDD的标准进程以及研发工作。在标准方面,应该说我们主要在3GPP的层面尽快完善融合以后LTE-TD的标准,并且随着其发展,逐步加深它的研究深度和广度。

另外和国际的企业建立战略层面标准合作关系,共同来推进。在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我们希望尽快的组织有实力的企业能够整体推进LTE TDD的研发工作,和运营商,以及和NGMS整个测试和产业的推进工作,能够协调一致,充分发挥好国内和国际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共同推进整个TD-LTE的发展。

作者:赛文   来源:赛迪网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