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继技术
中继传输技术是在原有站点的基础上,引入Relay 节点(或称中继站),Relay节点和基站通过无线连接,下行数据先由基站发送到中继节点,再由中继节点传输至终端用户,上行则反之,如图3所示。通过Relay技术能够增强覆盖,支持临时性网络部署和群移动,同时也能降低网络部署成本。
根据功能和特点的不同,Relay可分为两类:Type1和Type2 Relay。Type1 Relay具有独立的小区标识,具有资源调度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功能,对于Rel-8 终端类似于基站,而对于LTE-A终端可以具有比基站更强的功能。Type2 Relay 不具有独立的小区标识,对Rel-8终端透明,只能发送业务信息而不能发送控制。当前,Rel-10版本主要考虑Type1 Relay。
图3 Relay原理示意图
● 多点协作传输技术
多点协作传输技术利用多个小区间的协作传输,有效解决小区边缘干扰问题,从而提高小区边缘和系统吞吐量,扩大高速传输覆盖。
CoMP包括下行CoMP发射和上行CoMP接收。上行CoMP接收通过多个小区对用户数据的联合接收来提高小区边缘用户吞吐量,其对RAN1协议影响比较小。下行CoMP发射根据业务数据能否在多个协调点上获取可分为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JP)和协作调度/波束赋形(Coordinated Scheduling/Beamforming,CS/CB)。前者主要利用联合处理的方式获取传输增益,而后者通过协作减小小区间干扰,如图4所示。
图4 CoMP原理示意图
为了支持不同的CoMP传输方式, UE需要反馈各种不同形式的信道状态信息,对于CoMP的反馈,定义了3种类型:显式反馈、隐式反馈和基于探测参考符号(Sounding Reference Symbol,SRS)的反馈。显式反馈是指终端不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预处理,反馈诸如信道系数和信道秩等信息;隐式反馈是指终端在一定假设的前提下对信道状态信息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后反馈给基站,如编码矩阵指示信息和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等;基于SRS的反馈是指利用信道的互易性,eNB根据终端发送的SRS获取等效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这种方法在TDD系统中尤为适用。
LTE-A应用前景
载波聚合通过已有带宽的汇聚扩展了传输带宽;MIMO增强通过空域上的进一步扩展提高小区吞吐量;Relay通过无线的接力,提高覆盖;CoMP通过小区间协作,提高小区边缘吞吐量。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引入,LTE-A能够充分满足或者超越IMT-A的需求,成为未来通信的领跑者。
当前中兴通讯与大量世界顶级运营商展开LTE测试和商用合作,各地外场测试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对于LTE-A,中兴通讯给予了极大关注,从其需求提出阶段便积极参与其标准化工作,向3GPP提交大量有价值的提案,并被标准所采纳。针对上述关键技术,中兴通讯进行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批在LTE-A中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此外,中兴通讯在LTE-A技术领域进展突出,相应的样机正在紧密研发,进展顺利。
在通向未来的无线宽带通信领域,中兴通讯已经走在行业的前列。预计2012年,基于上述LTE-A关键技术的中兴通讯基站将逐步部署在世界各地,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无线宽带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