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带来的网络更复杂性,已经得到了三家运营商的特别关注。事实上,现在三家运营商的无线网络资源已有PHS、2G、3G、Wi-Fi网络等多个网络叠加在一起,再加上LTE,网络切换策略、QoS保证、网络负载均衡等都会更复杂,给终端带来的复杂性也会更高。这给设备商也提出了现实难题。
挑战虽然严峻,但三家运营商已有各自的LTE部署计划,并在现阶段找准了各自的侧重点。
TD-LTE即将开测终端新功能
在中国移动积极为TD-LTE做热身的同时,已通过设备更新等方式使现网上的大部分设备都具备了向LTE演进的能力。在近日以LTE为主题的峰会上,中国移动人士称,今年TD四期招标,厂商提供的BBU和RRU设备绝大部分都具备了向TD-LTE演进的能力,并且经过了中国移动的实测。
此前,摩托罗拉参与了TD-LTE外场试验的全过程。记者向摩托罗拉内部人士了解到,在TD-LTE外场测试中,工信部和中国移动很重视S1/X2接口一致性测试。S1是LTE eNB (基站)与EPC(分组核心网)之间的接口,X2接口是eNB与eNB之间的接口,其一致性直接关系无线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用户感知。该人士称,在接下来的TD-LTE外场测试中,终端测试的网络环境更为复杂,工信部和中国移动在终端互通性测试后期计划针对一些新的LTE功能进行测试。
“可以说,小规模TD-LTE部署已经开始”,这也直接促使摩托罗拉近期推出并在多个场合展示了其支持2.3GHz和2.6GHz的新一代TD-LTE基站平台。
当然,几乎所有的产业链企业都表现出了对TD-LTE的积极。今年5月华为首个完成了TD与TD-LTE共模验证。华为中国区无线MKTG部CTO张海称,近期中国移动网络上数据业务吞吐量已经等同于话音业务吞吐量,再次给TD网络向高带宽升级吹了“紧急哨”。
联通将在热点区首推室内LTE
在中国移动大力推行TD-LTE的同时,中国联通显得并不急切,而是为Wi-Fi、Femtocell、HSPA+等投入了不少精力。
联通研究院无线网络部负责人王健全提出一组最新数据:国际上已有63个商用HSPA+系统部署于35个国家,另有53个HSPA+网络正在规划中。同时,在54个国家的116家运营商也将要部署HSPA+网络。
当本刊记者问及联通的具体HSPA+部署计划时,王健全称,现在联通正在5个城市进行双载波HSPA+的测试,此前HSPA在全国全网到县级、乡镇已经网络普遍覆盖,而基于64QAM的HSPA+的双载波技术已经在5个城市进入试点阶段,但“不一定会在全国部署”。未来,如果上LTE,意味着现在大部分基站都要替换,毕竟中国联通刚投入了一千多亿元进行网络的扩容和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吸收。
“但中国联通已经在进行LTE的测试,今年主要是实验室测试,明年将开展外场测试。”
对LTE试点区域的选择,联通研究设计院副总工马红兵称,在北京、上海等对数据业务、流媒体业务需求量很大的地方,联通可能会在局部先推出室内LTE服务。
中国电信直面LTE覆盖挑战
此前中国电信已经在上海世博园区和周边建成了8.1平方公里的国内最大LTE实验网,据电信人士称,解决CDMA与LTE的语音业务、数据业务互操作是现阶段中国电信在LTE部署准备上的重点工作。“在CDMA网络全覆盖的基础上,未来的LTE将先在热点区域实现覆盖,在此基础上要保证用户移动时的业务连续性。同时,还要解决CDMA和EPC网络融合的需求。”
此外,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总工毕奇借LTE峰会还提到了中国电信在部署LTE上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即网络覆盖问题。部署LTE也就意味着要在高频段制网,这需要更多的基站部署,而基站数量比较少是中国电信棘手问题。
对于LTE部署计划,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移动部高工梅承力在回答本刊记者提问时称,LTE不可能短时间实现全国全网的全程覆盖,“在多网共存的局面下,中国电信会根据用户需求率先在一些LTE需求强的地区进行连续覆盖,逐步扩大覆盖范围。”
记者观察:HSPA+对目前的联通更有利
相较另两家运营商,联通现有每个WCDMA基站已经体现出带宽优势。通过采访得知,每个WCDMA基站的单载单扇的能力,在全国网络进一步优化后,也都可以达到几十兆的水平。
中国联通大力发展HSPA+的另一个因素也可归于其明显的技术优势,除了优化小区边缘的网络性能,对突发性应用响应更快,HSPA+还对R7/R6/R5和R99产品后向兼容,使单载波和多载波覆盖区域能够无缝结合,并且可以实现多载波间有效负载均衡,使同一个频带内或不同频带间多个载波联合,提升频谱利用率。
这些都表明,联通现阶段大力投入HSPA+对自身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