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LTE频道 - 市场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雷震洲:运营商通往LTE的三种选择

http://www.c114.net ( 2008/12/31 09:17 )

在移动WiMAX出台的压力之下,由3GPP推出的LTE现在已经成为从3G4G演进的主流技术,并是未来4G的一项主要候选技术。已经表示采用LTE的公司有英国沃达丰、德国T-Mobile、日本NTT DoCoMo与KDDI、韩国SKT、美国AT&T和Verizon、加拿大Bell和新西兰电信等,我国三大运营商也在其中。中国移动在今年巴塞罗那的移动世界大会上声称,将携手英国沃达丰、美国Verizon Wireless加入LTE的技术测试

LTE的步子加快

为了满足日见增长的无线数据市场需求以及更好地跟WiMAX开展竞争,移动运营商都在大声疾呼LTE快上,连原来使用CDMA的运营商也决定要改用LTE。面对这样的大环境,CDMA发展组织(CDG)已正式放弃由3GPP2主导的另一4G候选技术—超移动宽带(UMB),而转向LTE。最老牌的CDMA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朗讯成为LTE标准的积极推动者,加入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华为等LTE主要开发商的行列。力挺UMB的芯片制造商高通公司近日也宣布停止对该技术的研发。公司将专注于LTE的开发,将与诺基亚索尼爱立信手机厂商加大合作力度。

UMB技术是由阿尔卡特朗讯北电三星三个公司率先提出方案。2006年6月,3GPP2制定和明确了UMB空中接口标准的技术框架并开始具体的标准化工作。UMB是以OFDMA技术为基础的移动无线宽带系统,并继承和结合了DO系统的一些先进技术,同时引入了基于MIMO、空分多址(SDMA))、波束赋形等多天线技术。UMB在20MHz带宽中,可实现下行方向最大288 Mbps、上行方向最大75 Mbps的数据速率。在市场的巨大压力下,UMB半路退出,让CDMA阵营融入主流标准是一种更为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陷入金融危机的形势底下。

LTE使用与WiMAX及UMB相同的基本技术:OFDM和MINO。迄今,LTE的标准化工作进展良好,预计LTE版本8标准将在2008年底基本完成。在新版本中规定,在20MHz带宽情况下,下行链路采用OFDM,峰值速率可高达326 Mbps。上行链路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技术,峰值速率可高达86 Mbps。其全IP网络架构使时延可做到低于10 ms,明显改善用户体验。

由于LTE可以利用WiMAX网络部署中积累的许多经验,再加上市场与竞争的压力,其试验与商用步伐必将加速。实际上,LTE现在的进度已经提前了,不负众望地从纸上谈兵转入初期试验阶段。在今年10月香港举行的HSPA/LTE会议上,长期演进/系统架构演进(LTE/SAE)试验行动(LSTI)组织正式宣称,LTE正在进行现场试验,把理论变成现实。LSTI创立于2007年5月,目前包括21家设备供应商和8家运营商,旨在验证LTE/SAE的能力和促进互操作性的建立,使LTE尽快进入市场。

初期试验表明,LTE的性能已经超越3GPP提出的技术要求,在使用2x2 MIMO的车辆行驶测试中,现场下行峰值速率达到154 Mbps。在另一使用4x4 MIMO的测试中下行峰值速率接近250 Mbps。在外部条件,例如用户之间的RF条件和应用开销发生变化时,LTE的吞吐量损失不多。测试结果还满足了3GPP对空中接口10ms的时延要求、20ms端到端以及控制面100ms的时延要求。

LTE的进程比原来提前了,但这并不等于LTE马上要大量部署了,其标准化工作还在进行之中。除了在美国和日本准备在2010年作少量早期部署以外,普遍认为在2011年之前不会看到规模性的LTE商用部署。但也不是说LTE设备在2011年之前没有可能提供。一些设备供应商已经声称,明年就会准备好LTE的硬件设备。NSN计划在今年年末向欧洲、亚洲和北美的10个以上的主要移动运营商提供为LTE准备的基站硬件,并承诺以后实现标准化的LTE只是软件升级而已。摩托罗拉近日演示了业内首次700MHz频段LTE空中接口数据通话,并公布其LTE产品商用路标和计划: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进行LTE的实验室和外场测试,2009年实现商用,2010年预计推出商用TD-LTE产品。我国华为计划在2009年推出多制式基站的LTE商用产品,并建立第一个实验局,2010年开始商用。LTE终端芯片预计在2009年推出,Sandbridge技术公司和高通公司都有这样的表示。另据报道,Verizon的第一批LTE网络将于2010年投入商用。所以,2009年对LTE而言是很关键的一年。

至此,全球关于后3G的技术走向已经聚集于LTE。多数移动运营商承诺在某一阶段将推出LTE,但通往LTE的路实际上不止一条,选择什么路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运营商的网络结构、对高数据容量和峰值数据速率的具体市场需求、可获得的频谱许可证以及随LTE引入时间与策略而变的管制环境。目前来看,如何通往LTE,运营商可能有三种选择。一是按部就班,从HSPA向LTE逐步演进;二是跨越一步,直接跳到LTE;三是观望等待,适时出手。

从HSPA向LTE演进

先从HSPA向HSPA+演进,然后再向LTE演进。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采取这种选择的运营商主要考虑到LTE可能会比预期的来得更晚,认为LTE变成主流技术至少需要5到10年。但是面临日益增长的无线数据业务,不能坐等。所以,先从HSPA向HSPA+演进,把速率提高到21Mbps左右,并加以充分利用,不失为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

从标准的角度看,HSPA+的版本7和版本8都已标准化,并与现有基础设施后向兼容,不像目前的LTE还没有完全标准化。版本8的HSPA+已具备例如64 QAM和MIMO的技术特点(版本7没有),而且HSPA+不要求新的频谱或全新的设备,主要是软件升级,对现有的系统架构不需要有较大改动。而LTE的设备初始成本则较高。从性能方面看,HSPA+也不错。在小区信噪比很好的条件下,其高阶调制(HOM)技术可以把下行峰值速率提高50%,上行提高100%,分别高达21 Mbps和11 Mbps。

HSPA+还有一些平时不大受人注意的特点,例如CPC(连续分组连接),有可能使VoIP的容量加倍,并节省设备功耗;增强的小区FACH(前向接入控制信道),能把FACH的数据速率提高到大于1 Mbps;对下行链路的2层优化,能提高有效的数据吞吐量。虽然这些特点不如MIMO那么起眼,但它们确实也能增强系统的性能。

采取这种选择虽然比较稳妥,但考虑的过渡周期必须相对较长,否则作二次投资是否值得就是问题了。另外,对HSPA+也需要加以更细的考察。例如,理论上HSPA+也可支持2x2 MIMO,但这要求对天线和发射机作一些硬件改变。况且目前还没有进行过广泛的现场测试。至今所看到的MIMO性能结果都是基于仿真或极有限范围内的试验。MIMO的真正性能需要在宏小区的环境内予以测试观察。又如,终端设备的可获性也是一个问题。为了支持HSPA+需要新的芯片,但目前业界对此反响不大,只有Sierra Wireless最近声称,它将与Telstra、Qualcomm及Ericsson合作为Telstra的NextG网络开发HSPA+终端。

目前明确表示先发展HSPA+,后向LTE演进的移动运营商有澳大利亚的Telstra,它已经为它的NextG业务部署了HSPA+。新西兰电信也准备部署HSPA+。还有马来西亚的移动运营商Maxis Communications也对这种选择进行了认真的评估。

 

   来源:赛迪网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