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直接跳到LTE
2007年,在3G大规模商用和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驱动下,多数移动运营商都声称,其无线数据业务增加了6到14倍。有些运营商感到,如果移动数据业务继续向大众市场渗透的话,3.5G网络就难以支持,HSPA向HSPA+的升级也不足以应对在全球3G网络上的大量无线数据流,即便HSPA+终端可以大量供应也无济于事。
何况,HSPA还面临严重的覆盖问题。因为随着数据用途的日益增多,由于原来的小区吞吐量不够大,迫使移动运营商不得不通过小区分裂来处理急剧增加的负荷。甚至连原来为话音和低速数据设计的回传网络也不敷使用了。这意味着移动运营商必须投入比引入MIMO多得多的资金来进行小区分裂和网络升级,以应对日益增长的数据需求。而回传网和核心网的升级成本都是很高的。
所以,有些运营商也许会采取跳过HSPA+、尽早采用LTE的比较激进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尽早地把数据量很大的笔记本电脑用户转移到LTE上去,获得竞争优势,同时可避免小区分裂,作额外的投资。对新兴市场上的2G移动运营商而言,直接向LTE过渡的策略也是一种可取的选择。它们既可以利用2.6 GHz的新频谱,也可以通过重新分配900/1800 MHz频谱来实现这一策略,视各自的情况而定。
观望等待,适时出手
如前所述,运营商在规划其LTE过渡策略时需考虑的因素很多。除了数据市场需求、HSPA+的舍取、LTE的成熟性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是频谱的可获性。运营商需要监管部门明确哪个频谱可供LTE使用,是新的频段,还是在2G频段上重新分配。
然而,目前全球没有几个监管部门已经明确LTE的使用频率。为了使LTE与3.5G、3G 及2G一样能够支持漫游,需要对LTE的频段进行全球协调。虽然2.6 GHz有望给LTE使用,迄今已经有11个监管部门计划在2009年末之前拍卖2.6 GHz频谱,但是当前并没有一个大家都乐意的频段供LTE使用。另外,在分配新频谱时还需处理好拿出多少来分配的问题。目前的3G网络以5 MHz信道工作的,而LTE可以工作在1.4 MHz这么窄的信道内。这对拿不到5 MHz频谱的移动运营商来说特别有利,并且能使运营商通过对2G频谱的重新分配来部署LTE,在较小的频段内获得较高的效率。但有人认为,LTE只有在信道带宽达到10 MHz 到20 MHz时其性能才会超越HSPA+。
所以,目前尚未明朗的频谱问题,加上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都会促使有些运营商采取观望等待的选择。
总的看,向LTE升级的优点十分明显,包括高吞吐量、低时延、每兆比特成本低、频谱使用优化以及带宽范围大而灵活等,是一致看好的目标。目前进度虽然有所提前,但其投放市场的时间至少比HSPA+晚两年。故而从HSPA往前一步步演进相对于直接向LTE演进是比较稳妥的,初期的资本支出是比较小的,也许不少运营商会选择这么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直接向LTE演进。究竟何时引入LTE为好,视每个国家的情况不同而定,影响因素很多。关键是运营商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事业情况,在正确的时间作出正确的抉择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