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访
2011/6/21 09:17

华工正源胡长飞:光模块是FTTx部署成本降低关键

C114中国通信网  李明

C114讯 6月21日消息(李明)2010年,我国是全球FTTx用户增长最多的国家,根据市场调研机构预计,2010年我国FTTx用户已经超过3300万户,继续超越日本居世界第一位,现网PON的应用规模已超过1亿线。虽然我国FTTx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期望目标还相距甚远,FTTx的部署成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FTTx的大规模部署进度。

对此,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华工正源”)总工程师胡长飞在接受C114专访时表示,在FTTx接入网中的ONT成本中,光模块占20-30%,电芯片部分成本下降空间相对较小,而光模块的成本降低将有效促进整个FTTx接入网的成本降低。华工正源是国内少有的具有垂直整合生产能力的公司之一,这种能力使华工正源具备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内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加速FTTx的大规模部署。

华工正源总工程师 胡长飞

光模块是智慧城市建设核心

成立于2001年3月的华工正源经历了国内光通信产业泡沫破灭、恢复、高速发展的各个时期,作为产业链上关键厂商,为推动本土光器件技术乃至整个产业的良性发展做出诸多贡献。目前,华工正源与华为中兴、烽火以及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爱立信思科等国内外主流设备商都有着长期的密切合作。

对于光器件在FTTx部署中的意义,胡长飞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元器件是设备厂商的咽喉,如果光器件、光模块的速率不能提升,那么整个设备速率就无法提升;如果设备速率不能提升,整个网络的速率肯定也提升不了,智慧城市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光模块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

华工正源目前的光模块产品主要为传统电信领域的SFP、SFP+、XFP系列产品和用于FTTx的XPON系列产品,谈及光模块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时,胡长飞认为,“光模块未来将向更高的速率、更高的集成度、更小的封装以及更小的功率发展。”

此外,胡长飞表示,智能化也是光模块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例如,数字诊断功能可以实时在线监测局端、远端、客户端的光模块所发射的光功率以及接收的灵敏度,同时可以实时监控电压、温度、光电流,更好地为运营商及设备商做定位,即时准确地了解光模块的工作状态和需要采取的维护措施。”

光模块是FTTx成本降低关键 垂直整合打造高性价比优势

众多周知,我国电信运营商相继加大光纤宽带建设投入,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同时也遇到了发展瓶颈。胡长飞指出,目前FTTx部署中主要面临三方面挑战:“过高的终端成本、用户不断增加的带宽需求与匮乏的光缆资源、绿色网络要求及无源光网络的管理监控,而成本问题是目前FTTx大规模部署所面临的一大瓶颈。”

“华工正源价值的体现就是促进FTTx接入网成本下降,”胡长飞称,“在FTTx接入网中的ONT成本中,光模块占20-30%,电芯片部分成本下降空间相对较小,而光模块的成本降低将有效促进整个FTTx接入网的成本降低。”

华工正源是国内少有的具有垂直整合生产能力的公司之一,胡长飞指出,这种能力使华工正源具备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内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加速FTTx的大规模部署。

据C114了解,华工正源是国内为数不多具备从管芯到TO、到器件、到模块垂直整合和批量制造能力的光器件企业。原先光模块管芯和TO的技术基本都掌握在海外厂商手中,导致附加值极高,华工正源的垂直整合工艺为降低光网络关键拥有成本打开了一个窗口。
             
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运营商和设备商的需求还会不断更新,对此,胡长飞透露,“几年前,华工正源已经启动了产品技术预言体系的工作,通过海归博士的专家团队,在外海和国内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性、基础性的研究,与运营商和设备商进行前期沟通,把客户的技术方向和想法与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路线做些定义,围绕未来3-5年甚至5-10年对产品的更新换代和每一阶段的发展制定目标。华工正源将为我国智慧城市、城市光网以及国家宽带战略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中国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