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会展
2009/8/19 10:23

全球光通信业界领袖聚首2009中国光通信行业总裁研讨会

OFweek光电新闻网  

 

会议时间:2009年9月7日

会议地点:深圳会展中心五楼

将于 2009年9月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五楼举办的2009中国光通信行业总裁研讨会是中国光电产业高层论坛的重要部分,由中国光电门户-OFweek光电新闻网面向全球光通信行业领袖人物和行业知名人士组织的特别活动,为光通信领域的高层人士提供产业政策导向,经营战略和市场趋势独特见解和内部观点的重要场合。研讨会站在宏观角度,把握和观察行业发展,探寻国内外光通信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存在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2009中国光通信行业总裁研讨会与2009中国光通信专题论坛同期举办,包括总裁圆桌讨论,辩论,简短发言等,涵盖了以下议题:

●产业政策议题:

光进铜退和3G的兴起给光通信产业带来的历史性机遇;

主要运营商动态;

主要系统设备商动态;

光通信器件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光通信产业整合机会:兼并与收购;

加强中国光通信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与政策;

中国光通信产业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

●企业发展议题:

光通信企业发展战略探讨;

光通信产业热点透析;

光通信企业市场发展探讨;

光通信企业的融资与投资;

光通信企业的人才战略;

……

●焦点技术发展议题:

FTTH与PLC;

EPON,GPONWDM-PON

40Gbps,100Gbps与色散补偿技术;

光子集成技术与纳米光子技术;

…… 

参加2009中国光通信行业总裁研讨会的卓越光通信业界领袖,有部分来自同期举办的2009中国光通信专题论坛,是论坛期间的一大亮点,目前已经有50多位嘉宾报名参会。

主要出席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邬贺铨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毛  谦,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原总工程师

徐荣博士,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左  健,中国电信集团广州电信研究院

王加莹,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传输产品线规划总工

孙  畅,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固网产品规划经理

王  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下一代PON网络总工程师

熊中柱,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FTTH推进小组副组长

黄峰博士,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公司光网络事业部

熊  文,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  穆,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胡保民,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

黄章勇,飞康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总裁

张大鹏,菲尼萨光电通讯(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铁军博士,Tiejun J. Xia, PhD,Verizon Comunications

曹祥东博士,Founder and CEO of Rulight Corp

李同宁,Lisa Tongning Li,Inphenix Inc. GM

张 捷,VITESSE 中国区总经理

Frank Chang,VITESSE首席工程师,FSAN/ITU, Q/2, IEEE PON Transceiver 标准委员会成员

Dr. Vladimir Kozlov, Founder and CEO of LIGHTCOUNTING

Niall Robinson,Mintera Corporation 市场总监

Doug Cheng,Director of Product Line Management , OneChip Photonics

Bengt Johansson,Ph.D, CTO; An Wei, Ph.D Technical sales manager,Proximion Fiber Systems AB, Sweden

PMC

CYOPTICS

茅仲明,莱特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   

简铭泰,波若威光纤通讯有限公司市场部

徐学武,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王满忠,加星通讯有限公司总经理

吕根良,江苏宇特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夏纪康,广州永大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  青,南京吉隆光纤通讯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吴晞敏,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副总裁

刘 圣,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 ceo

刘志恒,长飞光纤光缆(上海)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武汉电信器件公司

蔡高峰,上海华敏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学武, 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部门经理 

龚  涛, 深圳博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陈清兰, 特恩驰(南京)光纤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

赵  乐, 北京世维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

刘德明,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刘弘度,北京大学光学中心教授,主任,香港富创光电公司技术总监

王明华,浙江大学信息学院微电子与光电子学研究所教授

张  杰,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卜天琪,清华大学光纤到户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2009中国光通信专题论坛主要演讲推介

毛    谦: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烽火科技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原副院长,原总工程师

报告题目:“新一代大容量、长距离的光网络发展趋势”

报告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对信息量需求爆炸式的增长,对传输网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作为主要传输手段的光传输技术,必然向大容量、长距离的方向发展。本讲演简要介绍了大容量长距离光传输技术中必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和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Dr. Vladimir Kozlov: 美国LIGHTCOUNTING公司CEO,创始人 –专业从事光收发器市场研究

报告题目:“互联网泡沫10年后光通信产业现状”

报告摘要:本演讲主要探讨互联网泡沫10 年后的光通讯产业现状,未来技术和市场走向。光通讯的投资在1999-2000年达到巅峰,而在2001-2003年形势急转直下,这是互联网络和电信投资泡沫破灭所造成的。当时的市场下滑对大多数光通讯厂商而言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只有少数企业幸免遇难,巍然挺立。10年后的今天,这个行业再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并且这一次已经不仅仅限于互联网和电信领域的衰退,而是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然而,光通信产业早已对走出困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过本次经济衰退毫无疑问将对光通信技术和市场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当前的经济衰退,直接导火线是美国的金融和房地产危机。本次危机的爆发也表明了美国主导全球经济的单极时代已经渐渐过去,世界正进入多极化发展阶段。这个新的经济格局的特点是:数个经济大国或地区包括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中东平分秋色。在这个多极化的世界里,交流融通变得比以往更加重要。这无疑使网络行业,包括光收发器市场大大受益。

Lightcounting预测全球光收发器的销售收入在2009 年将呈现个位数的下降,2010年将有所回升。2011-2012年,受电信、企业和存储网络加速使用高速率收发器(10、40和100Gbps)的带动,光收发器市场将快速发展。而有源光缆和其他节能光接口将可能成为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Doug Cheng, OneChip Photonics Inc.产品总监

报告题目:“在下一代FTTH网络中的光子集成”  Photonic Integration in New-Generation FTTH Networks

报告摘要:本演讲分析为什么光子集成是FTTH的关键技术,此技术仍未被成功实施的原因、以及在成本和性能上产生突破的新兴光子集成技术。

早在光子技术这个词和概念被详细定义以前,光子技术就在宽带革命的热潮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半导体激光器和检测器、低损耗光纤,以及后来的光放大器的发明使得长距离传输成为现实。

今天,电信运营商在满足消费者和企业对语音、数据和视频等高宽带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服务差异化的压力,只有这样才能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这使得把光子技术应用于FTTH网络比以往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为了提升光系统性能,很早之前业界就梦想将各种光器件集成到光子集成电路(PIC)中,然而直到最近这种技术才在长距离光传输系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不过,当人们想把这种技术应用到那些对成本较敏感、需要大批量制造的产品领域时,比如FTTH网络中的EPON 和 GPON 收发器,却面临着缺乏一种兼具成本效益光子集成技术的尴尬。

因此,那些PON 收发器厂商依然选择使用传统的光学装配技术。而平面光波导(PLC)技术则帮助光学装配技术朝着迈入“印制电路板时代”迈出了第一步。

最近,一种新的工艺应运而生:使用低成本的器件设计和工艺,把单片集成光子器件整合到单个半导体管芯上——这意味着它将把宽带革命推向了“集成电路时代”。这种工艺甚至可以适用于对价格异常敏感的应用领域中,比如FTTH。

孙  畅,中兴通讯固网产品规划经理

报告题目:“快速发展的下一代光接入

Frank Chang,VITESSE首席工程师, FSAN/ITU, Q/2, IEEE PON Transceiver 标准委员会成员

报告题目:“FTTH中10GPON的发展”

熊 文   武汉华工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题目:“应用于Fttx中的核心光模块技术”

Niall Robinson:美国Mintera ® Corporation 市场总监

报告题目:“40G与100G:相互依存?探索下一代传输系统市场和技术的关系”

报告摘要:本演讲主要将探讨40G市场、100G市场以及这两个市场复杂的关系,并展望未来几年高速传输市场的增长空间。

现在可以很自信地说40G的时代已经到来!实际上,早在2005年40G就开始了小规模的商业应用,之后逐年扩大,如果从波长铺设的角度看,目前40G已经取得引人注目的成绩。早期的40G部署大多是由美国和日本的一线运营商完成的。目前业界的普遍观点是,40G市场在2009年末和2010年将要进入崭新的、急剧发展阶段。与40G配套的300-pin的DWDM MSA 模块给世界各地的网络运营商带来了新的机遇:他们可以从现有的供应商手中购买集成40G线路卡,可以对现存的、已被使用的平台进行无缝升级。之前,40G解决方案只掌握在少数系统供应商手中。因此,运营商要么从新的供应商手中买设备,铺设系统;要么推迟使用40G;两者必选其一。目前网络运营商供应链上的瓶颈问题得以解决,我们预计今后两年40G市场将是光通信领域增长最快的部分。显而易见地,这种市场增长会吸引新企业、新技术和为下一代技术的投资着。

当然,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人们对带宽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流量需求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而业内正在积极研制100G解决方案,一些客户甚至在未来蓝图中要求400G解决方案!目前数个性价比高、可以批量生产的100G解决方案在市场上竞相出台,一争高低,它们是:相干传输解决方案到反转复用系统。

徐荣博士: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报告题目:“全业务时代的光传送网技术演进”

报告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运营商城域传送网的现状,分析了在3G和全业务运营背景下光传送网面对的挑战,提出了以分组传送网(PTN)实现基站回传,同时以PON网络解决全业务接入的传送网发展思路供大家探讨。

曹祥东:美国 Rulight Corp公司CEO,创始人. 虹拓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报告题目:“基于超高精度色散管理的100G DWDM 传输系统”

报告摘要:宽带应用的普及以及FTTH技术大量商用,使得核心传输网路的容量需求激增,近年100G的超高速传输技术受到广泛的关注,出现了众多的研究方向和解决方案,其中以QPSK和OFDM调制技术,结合相干传输系统的方案得到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进展。同时也存在着相当程度的挑战,其中技术的成熟性和商用可行性最受关注。这些不同技术的根本出发点是试图用电子信号处理技术来解决超高速传输的信号失真以及提高频谱效率。然而超高速A/D, DSP等芯片技术面临着高能耗,高成本的挑战。本文围绕着100G 系统的核心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光技术,尤其是以低成本额的超高精度色散管理技术为核心,设计合理的色散管理, 有效的抑制超高速信号的线性和非线性失真,从而实现了以光技术为核心的低成本100G传输系统方案。

夏铁军博士 Tiejun J. Xia, PhD,Verizon Comunications

报告题目:“100G技术和产业的展望” 100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Outlook

报告摘要:100G技术无疑将成为下一代传输网的一项关键技术。下一代传输网在提供巨大的传输容量的同时也将提供稳健的运行能力和灵活的控制能力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全球互联网通讯量的动态需求。目前系统生产商正致力于研发100G产品,并努力避免不久前40G产品开发中的失误。在本演讲中我们将和各位分享Verizon在光纤网络上进行的多次100G试验成果。我们也将和其他运营商探讨下一代传输网的特性要求,并和对100G有关产品感兴趣的生产商共同展望100G的技术和产业前景。

黄峰博士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光网络事业部技术策略经理

报告题目:“OTN如何适应40GE/100GE的传送”

报告摘要:介绍了40GE/100GE以太网的具体要求,应用,以及如何在OTN网络上进行传送,重点探讨了100G传送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调制,光参数的监控和控制,PIC,高速数据电处理,FEC等,并详细介绍了最近的100G传送试验。

Bengt  Johansson Ph.D, CTO Proximion Fiber Systems AB, Sweden

报告题目:“基于FBG的色散补偿模块特性及应用”      

FBG based Dispersion Compensation Modul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s

报告摘要:我们的演讲主题是基于光纤布拉格光栅(FBG)的色散补偿模块。这种色散补偿模块相当10米长的FBG,带宽是连续的,这意味着它可以用于整个C波段,对于国际电信联盟 ITU格栅划分的适用,更是毋庸置疑。它具有非常低的插入损耗,小巧玲珑。它可以对光纤色度色散和色散斜率进行补偿,目前这种模块已被成功地用于为10G和40G系统。

李同宁Lisa Tongning Li, Inphenix Inc. General Manager

报告题目:“光电子中纳米技术的挑战”

The Challenge of Nanotechnology in Photo-Electronics

报告摘要:纳米技术应用于原子和分子级(大约为人的头发的8万分之一)的技术操作中,本文主要讨论应用于光通讯和无线通讯的MEMS、量子点、光子晶体以及波导集成。纳米技术的使用可以大大减少器件以及系统的重量、尺寸、功耗并降低生产成本

张 穆,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G657光纤的设计及在FTTX中的应用”

胡保民,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

报告题目:“PON接入技术的几点思考”

吴晞敏,厦门优迅高速芯片有限公司副总裁

报告题目:“PON收发IC及数字控制诊断单芯片集成解决方案”

吕根良,江苏宇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报告题目:“UNIKIT 领先的光纤冷接续技术及产品特点”

以上演讲嘉宾、演讲内容和时间将根据组委会安排做适当调整,有关详细的会议内容,演讲人,演讲主题和演讲大纲,请查询中国光电产业高层论坛的承办媒体OFweek光电新闻网:http://www.ofweek.com/topic/09/coeic_fiber/index.html  的更新,具体会议议程以现场公布为准。

2009中国光通信行业总裁研讨会和2009中国光通信专题论坛参会报名即将截止,会议参会报名请在论坛官方网站:www.coeic.cn或OFweek光电新闻网高层论坛http://coeic.ofweek.com登记注册.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