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
`
2011/4/19 10:48
思科游走通信业并购狂潮边缘
0
0

18日上午11点,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思科系统研发有限公司。思科高级副总裁兼首席发展官查尔斯·吉安卡罗(以下简称吉安卡罗)如约接受了上海东方早报记者采访。

东方早报:前几年思科中国业绩一直不太理想,自2001年达到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巅峰之后,此后这一数字再也未能向上攀升。

能解释一下原因吗?

吉安卡罗:前些年思科中国销售额增长放慢的确是事实,不过我们已进行了一定调整。去年,思科销售额已同比增长26%。生产方面,眼下思科全球1/4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此外,两年前我们还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现在该中心共拥有240名员工,我们希望一年后能发展到500名员工。

东方早报:思科与华为的竞争一度异常惨烈,诉讼不断。眼下,华为、中兴纷纷走向海外,并频频斩获“大单”。如何评价这两位中国同行?

吉安卡罗:首先我要说明,思科一向尊重自己的竞争对手。事实上,现在我们跟华为的竞争已不那么激烈了:如今华为的业务更侧重于光纤光网络、无线业务这块,而思科则着力发展有线业务,这不一样。至于中兴,思科早在一年前已与之展开了合作,我们对合作状况十分满意。

凭借全球电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现在华为、中兴发展势头很好,他们的产品价格和质量在海外市场有一定竞争力。东方早报:这几个月来,全球电信业整合浪潮不断。先是阿尔卡特收购朗讯,继而西门子诺基亚又宣布合并通信部门。怎么看这类合并事件?

吉安卡罗:这肯定会对我们造成影响。实际上,思科在过去的20多年中,也进行过多次合并,并购了114家公司。根据我们的经验,大公司在合并之后的整合过程会十分困难。有些公司合并的初衷是要把公司规模做大,但就公司兼并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原有的工作重点,为用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

东方早报:那思科认同这类合并方式吗?

吉安卡罗:我们认为大公司的合并对行业的发展当然是件好事,不过也存在许多风险。就许多类似的案例而言,最终失败的居多。

思科一贯的收购策略是通过收购来构建新技术并加快产品上市的节奏,并且只收购那些自己“吞”得下的公司,不过我们的成功率却在60%~70%之间,大大高于整个行业的合并成功率。

有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在整合浪潮之下,无线业务方面仍有爱立信、诺基亚、摩托罗拉、华为诸多企业,而有线业务方面却仅剩下阿尔卡特朗讯和思科两家。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