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平台
`
2016/4/27 17:09
央视曝木马短信诈骗内幕:有银行人士售卖客户身份证号
0
0

4月27日消息,央视新闻今日曝光了警方侦破的一起木马短信诈骗案,6名犯罪嫌疑人被抓,犯罪嫌疑人供述了行骗环节中的关键一环,极为惊人:有银行内部人员向犯罪团伙提供客户的银行卡号、预留手机号、身份证号。

根据央视新闻报道,警方经过几个月的时间侦破了一起电信诈骗案,在广西抓获秦(音)某等6人,案件涉及全国十多个省市的3000多名受害人,而该犯罪团伙的诈骗类型正是近期破受外界关注的木马短信诈骗。

央视新闻起底短息木马诈骗

央视新闻起底短息木马诈骗

与一般网银支付密码被盗、第三方支付软件密码被盗等诈骗类型不同,警方侦破的这起诈骗案有着这样一个惊人的特点:一部手机一旦中招,骗子就可以查阅手机短信中的银行卡号,并利用银行卡号,通过“第三方”查询到相对应的预留手机号、身份证号,或者进行反向查询。

在通过“第三方”的配合,获取受害人银行卡号、预留手机号、身份证号后,犯罪团伙就可以把钱从受害者银行卡中“洗”出来。

据一名犯罪嫌疑人交代,这个关键的“第三方”是通过QQ号和该犯罪团伙联系的,联系上之后,就“有银行内部人士帮我们查”(银行卡号对应的身份证号和预留手机号)。

我们有这个渠道 有人 有QQ号

我们有这个渠道 有人 有QQ号

我们联系人家QQ号

我们联系人家QQ号

有银行内部人员帮我们查

有银行内部人员帮我们查

除了上述“有银行内部人士帮查”的关键一环,该犯罪团伙在整个诈骗环节的设计上也显现出“与时俱进”。

央视报道称,一位受害人一天收到疑似熟人发送的手机短信:短信开头是该受害人的全名,之后的内容是“你注意一下这个”,紧接着是一个HTML5链接,最后是该受害人一个熟人的名字。

该受害人点击链接后不到半小时,收到银行卡7条消费记录短信,合计2400多元。

原来该犯罪团伙编辑的诈骗文本基本都是包含三个主要部分:机主名字+一句话+超链接+机主熟人名字。

其中,“一句话”部分要么紧跟社会热点,要么耸人听闻,比如类似“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这里有你妻子在外开房的记录”、“家长您好这是您孩子本学期表现的综合记录”等,总之是很容易引发机主去点超链接。

机主一旦点击超链接,手机会下载木马并安装,之后除了手机被劫持,骗子窃取手机信息中的银行卡卡号用于盗刷之外,骗子还会以机主名义,给机主通讯录中的人发送同样的诈骗短信,形成木马几何级扩散。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