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12月31日专稿(蒋均牧)2015年,华为消费者BG销售收入超过20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0%,仅以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第2个百亿里程碑的突破,华为消费者BG首席执行官余承东在新年致辞中披露。
“消费者BG在2015年取得的成绩与近3-5年的远大目标相比,仅是崛起道路上刚刚迈出的一小步,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长跑。”余承东强调。

晒2015成绩单
2015年对华为终端业务而言是个“好年头”,上半年消费者BG的销售收入即达90.9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9%,5月底就已提前完成全年经营目标。就在前不久,消费者BG在东莞松山湖基地举办发布会,庆祝年度手机发货量超过1亿台,这也使得华为成为全国第一家、全球第三家智能手机年出货量过亿的厂商。
华为智能手机在全球各区域出货量均保持高速增长,GFK数据显示,华为智能手机中国市场超越苹果三星,零售份额排名第一;欧洲区域、拉美、中东非洲规模实现快速提升。而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发布的第三季度数据也显示,华为手机在欧洲五大市场(大不列颠、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份额由2014年的第六名跃居第二名,增长速度令人惊喜。
“源于对中高端、精品战略的执着坚定,华为品牌高端智能手机开创新格局,发货量占比大幅提升,引领消费者业务年度总体增长。”致辞称,Mate7、P8等旗舰机型延续上半年优异表现;Mate8一上市再度供不应求,口碑迅速攀升,创造新的销售记录。而荣耀品牌用亲和力与活力正联接起更多的消费者,规模增长翻番,电商取得开拓性进展,天猫双11手机销售额第一;荣耀7/7i、4X/5X等系列机型深受消费者好评与喜爱。云服务厚积薄发,全球移动云用户超1.3亿,通过云安全领域国际最具影响力CSA STAR认证,有效提升云服务品牌。
同时,其可穿戴产品引领时尚,手表、手环系列实现规模发货;车载业务铿锵挺进高端市场,成功赢得几大国际汽车品牌项目;消费芯片业务持续提升,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消费者点赞才是真的赞。”余承东指出,尤其令人鼓舞的是,GFK调查显示,中国市场华为智能手机用户净推荐值(NPS)赶超苹果,位列榜首;全球16个国家、367个线下华为专营服务中心的建设促进服务满意度持续提升,消费者体验得到明显改善。华为品牌再次入选Interbrand TOP 100榜单,较去年94位提升至今年88位;并以排名第70位的成绩首次入选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全球品牌知名度由65%提升至76%。
未来两年瞄准更大成功
华为消费者BG战略Marketing部部长邵洋曾在接受C114采访时表示,2015年消费者BG迈过了两道坎:“2015年对华为终端业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解决了对内生存焦虑和对外信任难题。今后我们将更舒展、自信地来做一些工作,给消费者带来颠覆式的创新。”
在“活下来”的基础上,华为消费者BG未来两年将瞄准更大成功,而2016年则是决定其能否改变产业格局、抓住全球崛起战略机遇的历史性拐点:“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活下来。海外市场各国家是否能快速扩大规模,取得更大成功?中国市场是否能进一步提高整体领先优势、且在高端市场竞争中获取更高份额,赶超苹果?这些都需要在未来两年内回答。”
余承东指出,华为终端业务的全球化布局虽早已起步,但各区域的发展仍然很不均衡,面临全球市场竞争愈加白热化的局势,必须勇往直前、占领先机。其中,份额未做到第一的区域,要敢于做到第一;已经处于领先的,继续扩大优势,迅速提升高端份额占比,实现超越;其它较落后的区域,短期内先努力争取做到15%的份额,“只有超过15%这条持续发展的生存底线,我们的规模效益才有可能迅速提升”。
“要想活得更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自身的能力基础仍不牢固。”消费者BG将采取一系列举措继续推进能力建设,包括将能力中心建到全球战略资源聚集地;加强软件体验,在各专项核心技术上引领行业创新,并率先将创新成果应用于消费者体验提升;在集团进一步加大授权过程中,围绕精品用户体验的质量、服务、供应链、流程IT、隐私保护与风险管控等核心能力构筑需进一步加快步伐,真正实现产品标准化、简单化、免维护;更加注重有情感的品牌能力建设,继续探索科技与人文、时尚、美学、智慧生活的完美结合,向消费者传递华为品牌的温度。
合作共赢也是抢夺未来市场的重要能力。传统的组织边界将会打破,互联网、供应链、渠道、零售、开发者等合作伙伴乃至“花粉”都将成为新兴组织的一员。2015是华为终端生态体系构建的第一年,未来它将与业界顶尖公司合作共赢,加快生态体系建设,不断超越。
在致辞中,余承东再次祭出了“未来3-5年,大部分手机厂商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退出历史舞台”这样的说法。在他看来,华为消费者业务不仅是能活下来的2-3家手机厂商之一,而且2016、2017年如果站稳了,事业将迈向新的历史高度,真正走向崛起,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玩家:“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未来成为行业NO.1将势不可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