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专题
2011/11/3 14:36

续合元:短距无线技术在泛在网技术中的机遇与应用

C114中国通信网  

2011年11月3日,“2011中国无线世界暨物联网大会”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正式召开。

主持人:下面我们有请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所总工程师续合元先生为我们做演讲,大家欢迎。

续合元:大家上午好,我也是同样感受,听了三位领导的讲话之后,特别是站在这个部的角度,国家的层面角度,谈到我国发展物联网从宏观、微观、应用、技术,从整个工程实施叹了我国目前物联网发展一个状态。我稍微换个角度,从事技术研究,所以站在整个通信角度来看未来整个物联网或者是我在这叫泛在网未来一些发展的机遇或者是一些应用。

关于泛在网和物联网,其实这个概念,虽然目前概念从国际标准角度还在研究当中,但实际基本上我们看到研究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当然,侧重点可能有点不一样,站在泛在网的角度更多是研究未来多网络,因为我们目前看到物联网涵盖现有通信网,现有各个行业推动的信息化的网络。他们之间未来怎么能够协同一个发展?物联网研究角度更多侧重在我们现有网络上,我们如何增强整个网络感知能力,特别是利用刚才几位领导谈到传感器网络,RFID这样的技术,我们感知整个物理世界一些信息,来提供相应的应用,所以物联网是这么一个角度。

对于泛在网和物联网未来一个发展来看,这个图上我们就显示我们目前网络大概能够看得到由电信驱动这些网络,像移动、固定网络,还有就是各个行业本身有自己的网络,像电力、交通,他在推动整个信息化发展过程当中也有相应网络。我们现在还有看到一个发展更快,更生机勃勃一个网络,公众互连网络,这些网络本身目前它的发展也在增强他的一些网络能力。很明显一个例证就是要利用这种把过去原有像传感器的技术,RFID技术连接到整个这些网络上,来提供相应信息化的应用,这些应用实际就是我们的物联网。当然未来物联网可能还会有新的一些网络形态演变出来,但是从目前来看基本上我们看到的不管是像移动网的移动支付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应用,其实也都是在现有网络上做这些应用。我们现在谈到物联网的范畴非常大,基本上都是把这些应用都涵盖到整个物联网范畴当中。所以,物联网基本上还是构架现有通信网和互联网、行业网的网络。未来特别是在一些研究组织和院校研究未来物联网还有独特特点,未来像小数据量频发的数据,加载我们现有网络,我们现有网络很难支撑。这样可能会演变出新的网络,现在3GPP也组织一方面研究他现有移动网络的优化,另外也在研究一些新的网络模式去支撑这种需求,这是物联网。

泛在网的话我们更多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看到,未来各个行业这些网络,他自己都有自己的信息数据采集到他网络当中。但目前来看,这些信息数据都是他各个行业自己在他自己封闭的网络里头使用。这些信息数据未来能不能开放出来让我们公众的用户能够获得一些更多的信息,特别是站在民生角度,张司长强调未来民生重要性,我们应该站在未来民生角度看待未来发展。这种情况下,各个行业网能不能把一些能够公开的不涉及到我们一些国家机密性的安全性的东西这种数据开放出来为我们老百姓服务。这些实际上是我们泛在网研究的范畴,这种多行业网络未来信息如何协同共享。

这是关于泛在网的需求,我们看到我们过去谈到通信网,特别是原来邮电部、信产部,我们看到就是电信网络,站在泛在网需求角度来看看到就不是一个关于只给老百姓解决一个通信需求,未来要向老百姓涉及到各行各业服务。未来本身涉及到行业自身他也有一些信息化需求,这些需求不仅是通信需求,这就是我们谈的目前看到物联网、泛在网概念出来之后,还要解决人与物,物与物通信,把物理世界信息采集上来一种信息化的应用。

那么站在我们网络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对于网络将来的变化就说基本上网络基础设施,当然我们可能还需要做一些更多的增强,像在原有网络基础上,在电信、互联网、广电网各种网络实施基础上,可能还需要一些将来的技术的变化,像感知环境,感知内容,感知语言文化这种能力需要增强。但是更主要就是他网络的延伸和接入能力,不仅是要把我们人接入网络里头,解决我们人与人之间简单语音通信问题或者是基本信息通信的能力。还要把物理世界当中信息能够采集进来,这种采集不是无处不在的的采集和无处不在的网络。成本和需求来说这种采集也是根据我们应用需求来进行采集,所以他需要到我们现有网络上要利用短距离技术为什么会出现,现有网络基础上,利用这种短距离技术把整个物接入网络里头,这是关于泛在网延伸和接入能力上还需要做一些更多的增强。当然,在应用层面不仅是向我们普通消费者解决通信服务,还要向政府、行业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

这是关于我们看到未来网络模型,如果中间网络层基本上如果是我们现有网络的话,将来的话或者是现在其实已经这种能力有一些了,我们更多是强调更广泛的范围去延伸感知的能力。所以,这种感知层的话就会出现新的一些能力。一方面要延伸,利用短距离技术把这种物接入到网络里头。另外一个就是一种感知能力,也就是说你要能够把这些数据采集进来,包括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另外我们还有一个方法,下行要对物进行一些控制的能力。像我们传统的工业方面自动控制,只是小范围使用,物联网更多是站在更大范围应用的话实际是也需要同样对物理世界当中物的一控制,这是关于整个网络的变化。高的层面,我们从这个图上可以看到,这种应用范畴已经不仅仅是我们个人消费者了,像我们各个行业,特别是我们其他一些健康、军事、环境、公共安全,灾难监控都应该是延伸的一个范围。

如果这四个层面,这是关于泛在网的话,因为他涉及到多个行业网络之间的一个协同、信息共享的话。物联网的网络模型更多是站在一个单一网络上提供一种应用,所以他要利用这种传感器、执行器、RFID这种技术把物理世界当中的信息采集进来,从目前来看更多还是独立行业一个应用。未来的话,这种多网络之间协同更多泛在网研究的范畴。

给出一个关于泛在网和物联网相互关系,我们看目前这个阶段的话,我们基本上把他定位在一个泛在物联阶段,我们现在基本上是各自发展各自应用,也基本上是在现有通信网、互联网、行业网各自自身基础之上增强这种网络的延伸或者对物的信息采集能力,来提供相应应用。未来的话,泛在协同阶段强度多个行业网之间协同。对这两个阶段并不是截然的,一个是他有一个关于发展时间轴上的情况,实际从目前来看我们看到一些应用,特别像移动支付,他已经是涉及到多行业之间协同。他不仅仅是用手机的一个问题或者是电信行业一个事情,这个应用实际涉及到电信行业和整个金融领域一个如何协同来提供应用和服务的问题,他涉及到两个网之间协同的问题。对整个泛在物联和泛在协同的话,我们为什么谈物联网,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发展信息化的服务。未来其实我们要看到多行业协同的角度,为什么有泛在网和物联网这两个概念。

从目前来看国际标准化的进程也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像整个ITU-T,都是抓紧推进物联网的研究进程。今年像ITU-T也是在现有组织架构不变情况下成立IoT-GSI研究形势,把相关它的一些ITU-T各个研究组跟物联网相关的课题研究在一起标准会议的召开来共同推进整个物联网的标准。

那么另外像ETSI也在酝酿整个M2MPP成立,ETSI在3GPP非常成功基础上,他们也看到了整个物联网对他未来一个发展的趋势。所以目前,他们也正在和相关一些像日本的TTC,ARIB还有韩国的TTA,中国也正在酝酿整个M2M的PP这么一个组织。我是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也是从事泛在网标准工作的研究,这是关于CCSA/TC10的组织架构,不介绍了。这是关于泛在网和物联网的基本认识。

我们看到第二个问题段距离无线技术在泛在网的应用。目前来看我们网络基本上可以叫做核心和接入,接入我们用户,核心网一方面进行信息传输骨干部分,另外还有他相应应用部分。短距技术十年前或者更早这种技术已经存在了,但是这种短距技术为什么发展不是相对广域或者是本地网的技术为什么发展不是特别好。我想可能更多就是说我们原来的需求更多是解决我们通信,因为我们在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其实我们最基本通信服务解决不了,大家发展广域技术和本地化的技术。现在物联网的需求,实际更多是在现有网络上把物接入进来,所以短距技术有使用空间,不像过去更多在嵌入电子产品里头,跟我们现有通信网络或者信息通信网络可以结合起来,向人们广域提供应用。在这我谈到延伸网其实就是在我们现有网络上他要延伸,把这个物接进来,来提供这中应用。

这是关于泛在网体系架构,这个东西是我们一个初步的认识,这个另外他也在不断我们也在变化。我想说的就是延伸层实际就是他短距技术一个应用场景。我们看到目前的话这种短距技术在个域网或者是车域网还有AD-Hoc网下,还有医疗健康的需求,实际上已经提到我们身体的网络,也已经提出。所有这些实际都是属于物联网应用需要范畴。需要在我们现有网络末端增强能力。

这是关于短距技术的一些情况,有短距技术包括RFID、蓝牙ZigbeeWLAN也是属于这个范畴。这个技术未来随着我们整个人类对于整个信息通信需求,特别是跟物联网相结合起来应该会有很好的发展。现在我们手机离不开我们生活,基本上大家外出一定带着手机,未来我们外出不仅是玩手机设备,我的PC,我的其他移动存储终端,这样我个人之间可能要构成这个网络。这个网络需要短距技术进行高速传输一些技术,这是关于UWB可能需要的一种场景,UWB的技术关于它的速率大概100兆甚至再高以上速率。

另外就是个域网里就是低速也是会得到很好发展,张司长已经介绍过类似健康、个人支付、食品安全我不介绍了。关于家庭网这个也不是物联网出现之后一个新概念,其实已经很早就有了。当然家庭里头未来哪些应用是我们可能会发展起来的,这个确实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另外就是延伸网,短距技术在一些团体、包括校园、企业里头,已经发展很好。另外一个热点就是关于车域网,我简单说一下车域网或者叫做汽车网,车联网,现在这个叫法都不太一样,站在不同角度来谈的。不外乎他有四种应用,汽车和路边交互需求,车和车之间交互需求,还有车内部,为了车的安全信息交互需求,另外就是从通信角度的话或者应用需求该度来看,我们看中更多就是V2W或者是V2R,就是跟我们现有通信网连接起来,通过感知汽车里边一些信息变化或者来跟专门一些应用来进行交互来提供服务。

另外一种场景就是关于整个短距技术在非特定场景下或者是特殊场合下,比如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特别为了保障安全,之间要进行信息交互来保持一定距离。另外像军事情况下需要把一些传感器部署在一定没有我们通信网覆盖范畴下,需要不同节点之间自主组织成一个网络的时候,这都是他短距技术一种场景。另外像环境,像森林大火检测等等或者冰川一些监控都是短距技术在一些AD-Hoc场景下的应用。

我讲一下短距技术在未来整个一些应用,我们看到现在我们物联网特别是在中国发展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产业角度对这个东西还是非常看好或者是热情非常高。但是从发展的步伐来看的话,应该讲我个人理解还是说跟我们预期,并没有向大家预期发展,好象物联网概念出来之后我们讲的还是比较多,叫的比较响亮,实际发展状态不像我们预期那么好。没有那么好的说法,因为我们现有物联网的应用大部分其实都是在物联网概念没有出来之前就有了,就像刚才张司长提出金卡工程,没有物联网这个金卡工程已经发展十年,原来叫做RFID的应用。但是这里头有一个情况就是说我们从目前来看物联网虽然能够解决行业或者企业一些发展问题,能够在信息化角度带来一些帮助。但从深层次角度能不能带动整个企业,带动整个产业整体发展,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去真正探索物联网的整个产业发展。

从技术和应用角度来看,我们电信发展到今天,通信发展到今天的话应该基本上饱和,能够像互联网我们整个电信网络发展基本上满足了我们消费者对通信服务,我们未来服务实际需求就是信息服务了。这种信息服务就像刚才谈到泛在网的需求当中,更多来自各行各业对我们人的信息化的需求。这种需求他不是一天或者一年就能够解决,就有这种需求的。另外的话物联网他这里头还有成本还有需求的核算问题,如果我们只是追求应用,你不考虑到成本,没有商业模式的支撑,这个东西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但是无论如何,我们看到这种物联网、泛在网还是一种未来信息通信技术一个发展的趋势,这是无论如何不需要质疑的。这种需求和驱动就来自于,一个是从技术层面上我们看得到未来网络需要一种异构接入,这也是短距无线技术为什么大家一直在讨论这个事情。另外一个就是我刚才谈到多行业之间一个信息协同或者是一种融合的需求。我们看到短距无线技术确实有他自己自身优势,短距、低功耗、低成本,这种短距可能原来我们认为他是一种缺点,只是短距离。现有信息通信网,基本把人类居住地方能够覆盖,只是像一些边边角角地方延伸的话,短距技术作为他低成本和短距结合起来,低功耗,很好的弥补了这种缺失。

我们能够看到现在目前整个数据业务暴涨,我们光纤技术应该讲发展非常非常快,整个无线技术特别是蜂窝技术的带宽也是发展很快。但是仍然满足不了这种需求的时候,这种融合场景出现了,特别是短距技术和我们原有广域网的技术结合起来解决这种融合互补的优势。如果特别是在我们家庭内部,如果我要用蜂窝技术太费劲特别是成本高的情况下,用WLAN蜂窝互补技术很好解决我们上网数据量特别大的需求。

另外一个可能性我们现在很多院校研究多终端协同,如果我们一个终端要下载一个数据文件,一个非常困难的话,我周围还有其他的一些终端,这个终端和终端之间,像已经很多终端或笔记本他们都有短距一些通信能力。这种短距的通信能力是能够解决这种多终端之间协同能力,帮助你完成你的应用和服务。另外我看到机遇就是关于RFID的应用,中国移动谈到应用就是动物朔源,对一个农产品或者是一个,猪肉从猪的出生、饲养、加工、运输、零售,一整套用RFID跟踪这个东西。我们看到这种东西实际上是需要有成本的,这个东西能不能被客户接受,产业能不能发展起来,需要市场检验。我们看到前面几个步骤,出生、饲养、加工、运输这几个环节,其实个东西都不涉及到消费者,涉及到都是行业部门的事情或者一些企业的事情。这种可能还是一种行业和企业的应用,我们看到零售阶段,我们看到就是真正为我们消费者提供真正的应用。我们消费者拿着一个手机终端,具备这种RFID的能力的话,我可以看到整个产品信息。这样触发我的一个考虑,单一推动这种应用,消费者很难接受。首先终端成本一定要上去,行业能不能把这个东西推动起来,其实很难。联想到现在中国的话,我们食品药品安全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消费者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到我们到药店买药的时候,这个药是否真正是经过政府监管,符合质量的药品我们不清楚,我们到了药店买了就拿走就完了,我们并不知道这个信息。将来有没有这种情况,我们药品和食品包括我们老百姓和我们民生相关的重要商品,监管角度统一监管进行编码,我们消费者的手机里头嵌到读RFID能力的话,其实个可能是能够被消费者接受的一种应用。而这种不仅是从发展角度,我们看得到目前可能我们关注食品和药品这样一些东西,将来有更多范畴。大家联想到目前其实这种应用已经有了,现在我们知道有的手机可以到超市里头读一些二维码,读进一些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我们普通人需可能是业余爱好者上载的信息,并不是被第三方机构或者是政府机构认可的信息或者是可靠安全的信息。如果站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涉及到这种的话,其实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应用。

我们看得到这种应用,就谈到像手机支付,手机支付能够像日本、韩国得到很好应用,并不是RFID手机支付这种技术有多好,更多是支付方式,因为我们人外出的时候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普通消费者必不可少产品。你要出去支付的时候,现在已经有卡的支付过程,如果你给他嵌入手机里头是很好的应用。联想到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公众应用,这种应用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很好的方式。

总结下来,像移动现场支付,利用NFC技术,另外商品安全RFID技术来提供未来一些公众应用,我个人觉得应该有很好发展空间。我的介绍就到这,谢谢大家。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