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技术
2012/11/20 10:23

多业务承载环境下 分组化OTN得到全面应用

通信世界周刊  

新型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以多媒体IPTV为代表的业务带宽需求不断提升,对运营商宽带接入网络的发展提出了诸多挑战。现有的宽带接入网络架构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其所承载业务的发展。特别是BRAS/SR基本上采用光纤直连的形式,其传输的能力、可靠性以及经济性已经成为制约宽带接入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

传统的基于TDM交换为核心的OTN技术已经从原先面向MSTP网络或者干线传输等定位,逐步向支持多业务的分组交换为核心的方向发展。目前基于分组交换的OTN已经成为了国内外的研究重点,得到了众多的运营商、设备厂家以及芯片厂家的关注。运营商期待将新型的分组化OTN设备部署至现有网络中以满足多业务大带宽传输的需求,而设备厂家在芯片厂家推出其统一交叉等关键技术的解决芯片之后,已经发布了基于分组化交换的OTN设备的原型机,并且正在积极地寻求试商用场景。

分组化OTN标准的演进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新涌现的网络业务类型逐渐多样化,众多厂商和运营商开始关注面向多业务的OTN技术。2005年业界提出了面向GE业务新增ODU0解决方案的建议,并在2007年2月再次提出了面向GE/10GE/100GE等多种业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随着多业务接口的应用,现有的OTN容器以及传统的映射方式(AMP和BMP)已经不能满足OTN全业务承载要求。2007年6月的全会上,ODUflex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其能够使光传送网成为多业务承载的统一平台。并且逐步通过了包含分组化OTN关键技术特征(ODU0、ODU4、ODUflex、GMP)的G.709 V3标准,标志着新一代OTN技术的诞生,之后,除了针对以太网业务1GE/10GE/40GE/100GE新定义了ODU0/ODU2e/ODU3e2/ODU4外,还定义了ODU flex容器,以支持力量任意速率的客户业务。

在国内,为了满足业务和网络发展对OTN多业务承载的要求,CCSA在2010年开始立项研究OTN多业务承载技术。2011年3月,《OTN多业务承载技术报告》在宜昌的CCSA会议上提交送审稿,国内下一代OTN技术标准方面的工作自此拉开帷幕。在此基础上,由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牵头提出了《支持多业务的光传送网(OTN)设备技术要求》(行标),是国内第一份针对下一代OTN技术所立的设备技术规范,其规定了OTN多业务承载的接口适配处理、分组业务处理功能、VC调度功能、OTN时钟同步和频率同步要求、OTN多业务承载性能要求及保护、网络管理、控制平面要求等,预计将会在2012年底之前提交送审稿。

分组化OTN的关键技术

为了适应以IP为代表的分组业务量大规模增长趋势,传送网需要减少层级划分,融合承载技术类型,城域传送设备演进的主要趋势为多业务统一承载:由 IP over Eth/GFP/ATM over SDH over WDM承载走向 IP/MPLS over OTN over WDM承载。

目前国内外已经提出了多种分组化OTN技术,例如MS-OTN、P-OTN、E-OTN、P-OTS/P-OTP等,其具有各自的技术特点,表1对比了各种分组化OTN技术。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