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4月7日下午消息(蒋均牧)尽管IPv6在国内已开启商用化进程,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在剖析集团下一代互联网路线图的同时,也不忘敲响警钟称该领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大声疾呼政府给予积极指引、产业链各环节尽快明确IPv6时间表、建立产业联盟。
IPv6仍面临诸多挑战:呼吁政府给予指引
“我们充分地感觉到,下一代的互联网的发展业面临着许多的挑战。”赵慧玲在今天的“2010年全球IPv6下一代互联网高峰会议”上表示,一方面整个产业链仍有待强化,另一方面各环节支持IPv6的能力有待加强。
“IPv6成功商用并不是靠一家企业能够做成的,所以要不断地来完善整个IPv6产业链,包括在协议的层面、包括政府的指引。”
实际上,中国电信始终非常重视整个产业链的合作——比如注重产学研的结合,与清华大学共同组建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和应用联合的实验室;积极参与了IPv6运营商的理事会,注重国际的合作分享经验;积极与芯片厂家、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的渠道。
IPv6面临一个规模很大、设备种类繁杂、业务平台众多的网络,它涉及的问题繁多和复杂性相当高。因而中国电信认为,对于整个IPv6的演进和建设一定是分步骤的。赵慧玲谏言称:“特别从整个产业发展层面,我们建议政府能够积极地给予政策的指引,比如说出台激励的政策、利用财税的杠杆和专项的基金等经济的手段,来促进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
产业链应尽快明确IPv6时间表 形成合力
在峰会上,赵慧玲还指出,产业链各环节支持IPv6的能力有待加强,呼吁产业链各环节尽快明确向IPv6迁移的时间表。
图为中国电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长赵慧玲
“我们建议信息服务业务提供商(ICP)能够加快迁移、网络运营商积极地提供网络加快迁移、设备商提供IPv6可用的设备、科研机构完善IPv6的标准、芯片供应商具备提供IPv6的能力。”
赵慧玲还代表中国电信呼吁产业链各环节能够联动,尽快成立相应的产业联盟,“形成合力,为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网络向IPv6演进共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