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2009/8/27 09:39
用户打手机却不让小区建基站:公共基础设施境地尴尬
0
0

生活在城市小区的居民,每天都得用电,用手机,产生生活垃圾,但要是把垃圾站、变电站、移动基站建在自家门口,恐怕每个人又会有意见。在杭州各小区论坛,只要有一个这样的不利因素出现在小区附近,就会听到一致的反对声音。

谁都需要,但是谁也不愿意“沾这个光”,这就是眼下这类公共基础设施的尴尬境地。

变电站:

辐射影响不大,但应顾及百姓感受

前段时间,有两个小区因变电站建在附近而引起了业主们的投诉和抗议。一个是关于蓝桥名苑的110千伏变电站就在小区边;一个是政苑小区附近要建110千伏余杭塘变电站。

位于蓝桥名苑边的110千伏九堡变电站,早在1994年就建好了,而作为经济适用房的蓝桥名苑2005年才开始建造。今年6月份,与这个变电站最近的7幢开始摇号,摇到号的业主到现场一看大失所望:眼看马上就要签约,可是与变电站只有一二十米远,房子要吗?

记者通过杭州市电力局了解到,住宅楼在建设之前,已经通过环保部门做过综合测评。

而位于政苑小区附近100多米远的余杭塘110千伏输变电站,也曾引起不少业主的反对。

杭州市环保局辐射管理处副处长韩文平告诉记者,环保部门对变电站的环评主要还是测电场强度是否超标,与住宅楼的距离目前并没有要求。现在的变电站基本上分两种,一种是户外的,一般都在郊区的位置,看起来视觉不好,居民的抵触情绪也大;另一种是做在室内的,看起来只是个普通的很小的建筑物,对周围的影响不大。

“其实,经过环保测评,凡建在室内的变电站,围墙外的电场强度和未建前基本没有区别。而建在户外的,只要环评合格,也不会超标。”韩处长说,居民可能有心理诱导作用,感觉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

杭州市规划局市政工程管理处的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市区目前也还有不少变电站就建在居民楼附近,但都是符合国家规范的。目前,新建变电站的规划选址时,会尽可能离居民远些,一般会考虑河边的绿化带、道路边等公共地带,同时会对居民进行公示。

基站:建到了住宅楼顶上,业主还不知道

现在不少移动基站都建到了建筑物的顶上。如果建在公建的建筑物上还可以接受,但是建到了住宅楼的顶上,而且业主还不知情,这自然要引起业主的不满了。

野风・海天城有业主发现在23幢、26幢住宅楼的顶楼分别建了移动和联通的信号中继站,但是之前业主并不知晓。这两幢楼里的业主很恼火,就算环评合格,天天在这样的辐射下,谁敢保证不像长期接受辐射的“小白鼠”?在业主的强烈要求下,最后两个基站先后被拆除。有业主说:宁可地下室和电梯里没有信号,也不要过天天受辐射的日子。

伊萨卡・国际城的业主们也发现在小区的绮风园2幢和4幢分别建了移动联通信号站,同样未得到业主的同意。而且经查,这两个基站是作为小区配套项目已通过审批和验收的。虽然有不少业主抗议,但基站目前还未被拆除。

在新批复的《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中,记者发现,对移动通信基站有明确的规定:应尽量与工业、公建结合,减少对居民区的影响,应避开幼儿园、小学、医院等敏感区域。新建基站在居住区选址的,应当优先考虑设置在非居住建筑物上。

其实在国外也很重视基站的辐射问题。在法国,2003年多家电信公司与法国巴黎市政府当局签署了一项协议,将手机转发天线纳入城市管理范围,不仅安装的位置和发送的功率受到了严格限制,而且规定每年要对重点保护地区进行600次的测试,以检查射频辐射有没有超标。同时,将收集的资料装订成册,及时分发给广大居民,让他们充分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杭州市规划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开始,要求将基站作为统一配套设施进行规划,而且要求移动、联通和电信资源整合。如果在房屋建成后再建基站,业主可以提出听证。如果在未审批的情况下建基站,可以投诉其违章。

垃圾中转站:原则上杭州已不再新建

今年以来,多个小区因附近要建垃圾中转站而闹得沸沸扬扬。先是有拱墅区石祥公园地下要建垃圾中转站而引来周边众多小区业主的抗议;后又有上城区姚江路与秋涛路交叉口规划建垃圾中转站,同样引起很多业主的强烈反对。

这两个垃圾站目前已不再实施,而且根据杭州市相关部门的意见,原则上现有小区和新建小区不再新建集中式垃圾中转站。

浙大建筑系副教授秦洛峰认为,其实只要管理科学,垃圾也可以不那么垃圾。比如在德国的小区,垃圾箱分类明确:棕黑色垃圾箱用于装每天的腐败类食品;绿色的用于装废弃的纸张,还有个专门装塑料的垃圾箱。每几幢楼之间还有专门装玻璃瓶的垃圾箱。除了棕黑色的垃圾箱是每天清运的,其他的垃圾箱都是满了才来收走,大大减少了垃圾清运总量,而且离住宅二三十米远的稍大垃圾站,也闻不到难闻的味道。

新加坡华人李女士告诉记者,在新加坡,每家的垃圾都是通过厨房的通道倾倒下去的,且小区附近几乎见不到大型的垃圾中转站,基本上就是垃圾清运车每天来直接运走。

不少业主表示,该建的设施还是得建,但最好是基础配套先建,住宅商铺后建,这样就能给公众一个自由选择权:设施已摆在那里,是否选择这里的商品房你自己决定。


小区楼顶基站 魏志阳 李震宇 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C114简介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12002291号-4

C114通信网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 用户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