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媒体大全 - 广播电视信息 - 媒体精选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广播影视技术进展

http://www.c114.net ( 2008/12/25 16:34 )

一手抓公共服务,一手抓数字化。要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确保任何人可以免费看到至少4套无线、6套有线;公共服务的重点是村村通,用于村村通的直播卫星可以免费看到47套广播电视节目。广电数字化的重点是传统广播影视从模拟向数字的过渡,在完成传统媒体向数字转化的过程中,积极拓展新业务和新媒体。

传统广播影视数字化全面展开,台内数字化率进一步提高,向采编播流程优化、内容的网络共享、媒资管理和高清、立体声制作发展。城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从试点到全国范围全面推进,到2008年7月,33个城市完成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用户已超过4000万。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2006年8月16日颁布,2007年8月1日正式实施。2008年元旦开通CCTV-HD和数字CCTV-1、2、少儿、音乐、BTV-1、CETV-3同播。北京开通CCTV-HD地面数字电视高清频道,可在全国有线免费播出。

2008年五一CCTV-HD正式播出,北京电视台奥运高清频道也在试播。2007年颁布移动多媒体广播行标,财政部拨款在包括6个奥运城市在内的37个城市进行试播。奥运会期间成功试播,效果很好。今年年底将达到120个城市,明年将达到300多个城市,很快要在全国进行运营和内容和技术等综合推广。同时,科技部立项进行CMMB规模化产业试验。电影数字化全面展开,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全面数字化,形成了2K、1.3K和农村流动放映等多层次市场格局。

在拓展新媒体新业务方面,体现在有线数字电视开展各种信息服务和多种双向业务;有线数字电视开办了3套数字有线高清晰度电视频道;北京上海等地进行了车载移动数字电视广播,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开展了DAB/DMB数字音频广播;2008年6月直播卫星发射,开始全国卫星直播;广电总局颁发了4个全国性IPTV执照、11家通信方式手机电视执照(其中有4家可以覆盖全国其他只能覆盖本地);2008年11月28日颁发了4家网上视音频执照。

数字化和数字化转换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数字化是为了建立新的服务体系、运营体系和新的发展平台,应对其他传输手段和其他新媒体的新的竞争。同时数字化也为向下一代网络转换打好基础,为应对三网融合带来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做好准备。有线电视向下一代网络转换有两个特点:下一代网络最主要的特点是集成综合业务的能力,有线电视网首先要完成双向改造和具有运营宽带业务的能力,要能够把将来有可能的所有业务经济有效的综合在一起。广电总局还有一个关于有线电视双向化的指导白皮书,里面谈到要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并举,包括青岛的PON/EOC模式、杭州的五类线入户+PON/EOC,深圳的Cable Modem模式,新一代可以有4个通道,每个6MHz通道36Mbps的传输能力。

将来有线电视也是四大业务:信息、高清、交互、宽带。信息方面,除了每个有线电视台都有信息各种服务之外,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党员教育和文化共享工程逐步也在用有线电视来完成。例如今年11月在辽宁,将原来利用互联网做的把文化共享工程和党员教育等信息项目改用有线电视来做。主要做法是采用推送视频的方法。原来用互联网来做的时候,所有内容放到网络上,速度会很慢,现在只要在有线电视机顶盒中放入一款160G的硬盘,全部存入硬盘,点播速度非常快,且经济实用,接入用户家中,电视的操作简单的优点凸显。辽宁省已经开始大规模在全省用有线电视来推广党员教育和文化共享工程。
       
深圳党员教育项目也是一个典型,广东省组织部在2007年与广东电信签订了合作协议,建设省、地市两级平台。2007年11月,天威公司在国内第一次把高清技术应用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2005年深圳在国内率先建成了基于HFC双向网络交互系统,2007年初开展“网络存播”的试验。2007年年中组建“家庭娱乐终端”项目组,以IP技术和互动电视技术为基础,实现统一终端的“三网融合”业务。

作者:杜百川   来源:广播电视信息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