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媒体大全 - 邮电设计技术 - 媒体精选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积极而理性地看待IMS的发展

http://www.c114.net ( 2009/3/3 13:47 )

3.1  着眼于实际的业务/市场需求,不强调技术本身

初期引入IMS,建议应该缩小IMS的定位。缩小定位并不意味着否定IMS,而是在现阶段没有必要再像3年前一样讨论IMS与软交换的关系、谁替代谁等问题。对于移动网络来说,无论从技术、产品、价值链等各个角度来讲,移动软交换都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固定网来说,电信运营商可以选择直接过渡到IMS,而且从设备厂家产品路标来看,已有部分厂家将传统固网软交换产品线与IMS产品线进行融合,不再单独进行固网软交换的开发。

IMS引入应着眼于实际的业务/市场需求,如何能有效地帮助电信运营商增加业务收入,提高市场竞争力。比如现阶段成熟的IP Centrex业务是一个非常的应用,对于传统移动运营商,在向固网业务扩张时可以选择引入IMS来为行业客户及个人用户提供固定业务。同时,也可以看到厂家利用简化的IMS架构及设备,结合本地网的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开发一些新的业务,而在向电信运营商推广这些业务时并不强调IMS技术本身。另外一个方面,弱化IMS技术本身,意味着在初期部署IMS时,并不会是一个大而全,囊括所有功能实体及接口的网络,而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建设相应的网元。但在引入IMS时应该注意保证架构的标准化,以及设备和接口的开放,以便于今后网络的扩容。

3.2  结合用户需求,加强IMS业务研究和开发

业务是推动IMS走向应用的最直接推动力。如前所述,新业务乏善可陈,缺乏市场驱动是影响IMS部署的重要因素,因此电信运营商应结合用户需求,加强IMS业务的研究和开发。一方面是对IMS商业模式的探索,由于现有很多IMS业务具有互联网业务的特征,因此如何摆脱互联网免费的收入模式,定位IMS业务,培养用户使用习惯需要不断探索。另一方面是对IMS业务的开发和研究,从具体网络建设的角度讲,电信运营商应加强IMS业务服务器的部署和开放,以便于业务能力的调用。同时加强与第三方业务开发商的合作,通过OSA SCS进行第三方业务。此外,IMS业务研究和开发应紧密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在业务演示中可以看到有些IMS业务具有非常丰富的功能特性和业务体验,但这些业务体验大部分只停留在功能开发和验证层面,从用户的角度基本也没有这样的需求,并且这些功能特性操作复杂,根本不可能推广至大众市场。因此在进行IMS业务开发时不能只关注技术实现,而应充分考虑用户及市场需求。

3.3  推动IMS技术发展,完善相关行业监管政策

技术方面,目前IMS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如PCC、多种接入方式共存、路由优化、紧急呼叫等。此外建议在进行IMS研究时,应尽量结合中国网络实际情况,如域名导出机制、漫游控制、网络容灾/可靠性等问题。

此外,由于IMS引入了一些新的概念,如IMS用户号码等,需要研究完善相应的行业监管政策,同时对于紧急呼叫、合法监听、互联互通等问题也需要进一步明确,这些问题都对IMS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3.4  进一步构建和完善IMS产业链

IMS产业链包含公众客户和企业客户、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终端/卡提供商、第三方业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广告商等。如前所述,现阶段IMS产业链主要集中在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两个环节,还缺乏终端/卡提供商和第三方业务提供商的有效参与。那么在IMS产业链中,必须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加强整个产业链中各方的竞争与合作,才能推动IMS的发展。

4  结束语

从近年来IMS总体发展来看,尽管不像前几年业界预期的那么迅速,但迄今为止,IMS依然代表了今后电信网络的发展方向,IMS目前正处于理性发展时期。随着电信行业重组的完成,以及3G网络建设的开始,将为IMS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IMS产业链中各方需要协同合作,共同推动IMS产业的发展。

作者:杨艳松 王历军   来源:邮电设计技术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