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门户(微博 微信) 论坛(微博) 人才(微博) 百科 | C114客户端 | English | IDC联盟 与风网

媒体大全 - 邮电设计技术 - 媒体精选 - 正文 运营商投稿当日通信资讯

积极而理性地看待IMS的发展

http://www.c114.net ( 2009/3/3 13:47 )

中国移动从2006年底开始建设IMS综合信息网,为全网31个省公司及集团公司企业内部员工提供了一个便捷、高效、统一的办公通信平台。该系统向用户提供的业务包括IP多媒体电话、企业通信录、协同办公、多媒体会议、数据会议、多媒体彩铃(含集团多媒体彩铃)、彩像(含集团彩像)、短信/彩信群发等,为用户提供统一通信及办公平台。

此外,自2007年开始,IMS也逐步在政府、医疗等一些行业领域得到应用,包括国家环保总部、北大医院、原辽宁网通通城大大药房等,为这些行业用户提供IP Centrex、视频会议、远程办公等业务。

1.7  IMS发展综述

从上述对IMS发展现状的总结可以看出,近年来尽管IMS在标准、设备、业务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同时也开始得到一些试商用和商用的部署,但整体较2005年很多咨询公司的预测相比,IMS的发展速率低于人们的预期。2005年,Informa公司预测IMS规模商用预计在2007-2010年间,Frost公司预测2008年为IMS规模商用的第一时间点,IDC公司预测IMS市场将在2008年呈爆炸性增长。但从实际的发展情况来看,IMS到今天为止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商用部署,尤其IMS终端发展缓慢、新业务乏善可陈。

根据国际著名咨询公司Gartner的新技术发展曲线图,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发展都将经历从技术发展阶段到不切实际的期望顶峰,到技术神话破灭、反思并实际改进等阶段,最后才能真正应用。那么现阶段IMS则已进入了商用前的反思和改进阶段。电信运营商经过IMS试验,对IMS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开始结合自身网络特点及需求,制定相应的部署和演进策略,IMS已进入理性发展阶段。

2  对IMS发展的思考

客观上,近两年来电信重组3G牌照发放的不确定性,对国内电信运营商进行IMS实际部署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但从本质上讲,还是IMS自身存在的原因,影响了其实际部署。

2.1  新业务乏善可陈,缺乏市场驱动

电信行业的发展已经度过了技术驱动的阶段,业务及市场需求才是推动电信行业发展最根本的驱动力。随着电信业务向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的发展,像短信、炫铃等“杀手级”业务应用出现的概率将越来越小,因此在IMS产生之初,大家强调IMS特性之一是其提供了一个杀手级的业务开发环境,而回避杀手级业务本身。那么在IMS发展初期,这种强调的业务开发环境和能力确实为人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运营商也寄希望于今后基于IMS可以灵活推出各种新的业务。但经过这几年的发展,IMS并没能提供很多区别于现网、具有很强市场需求的新业务。对于电信运营商,在不考虑网络演进的因素下,尚不能看到引入IMS可以带来的显著收益,从业务和市场的角度,现阶段电信运营商引入IMS的驱动力有限。

2.2  QoS保障及用户控制设备进展有限

在IMS环境下,IMS终端更为智能,同时IMS网络采用全IP的架构,这就使得在IMS网络中QoS保障和对用户的控制显得更为重要。

对于移动接入,由于其空口带宽资源有限,必须部署相应的接入控制设备以保障实时类或准实时类业务的QoS。3GPP在R6中将PDF从P-CSCF独立出来,在R7中进一步定义为PCRF,同时实现策略控制和基于流的计费,R8进一步定义PCRF相关功能及协议处理。从2008年中对厂家设备的测试情况来看,现阶段PCRF设备依然达不到商用部署的成熟程度,鲜有厂家能够将PCRF与实际的GGSN等设备进行联调。接入控制设备的欠成熟也是影响基于移动部署IMS的一个因素。

对于固定接入,其带宽资源相比移动接入更为丰富,因此对于业务QoS保障机制的实施不像移动接入那样迫切。ITU-T和TISPAN分别定义了RACF和RACS架构,而厂家大都开发了功能更为简化的SBC设备,主要负责门控、NAP穿越等功能。由于SBC缺乏详实的国际规范支撑,因此厂家对其理解和定位各有差异,因此设备间的IOT比较困难。

2.3  IMS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阶段推动IMS发展的主要是设备厂家,而整个产业链中缺乏第三方业务开发商,以及终端开发商和卡提供商的有效参与。

IMS网络通过标准的ISC接口将业务层独立出来,以便于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推广。今后第三方业务开发将是IMS业务提供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现阶段能够看到的第三方业务开发还非常有限,IMS业务提供主要还和网络设备捆绑在一起,同时由设备商进行业务的开发,因此这也造成了前面所提到的近年来IMS新业务乏善可陈。

对于IMS终端和卡,由于缺乏实际的部署需求,因此IMS终端开发商及卡提供商积极性不高,IMS终端及卡整体发展缓慢。现阶段主要以软终端为主,IMS硬终端种类有限且价格昂贵。

2.4  对IMS技术本身的审视

2.4.1  网元/接口众多

从图1可以看出,IMS架构涉及的功能实体非常多,相比传统电路域只有MSC Server和MGW,以及电路域分组域共享的HLR等少数几个网元,IMS架构中有超过15个功能实体,同时相应地带来了包括Gm、Mw、Cx、Sh等20多个接口。厂家在具体实现时可选择将几个功能实体合设在同一物理实体,但其逻辑上仍单独存在,功能及信令处理上依然独立。因此也有厂家提出能够从逻辑上将一些功能实体合并,如将BGCF融入S-CSCF等。对IMS架构的简化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杨艳松 王历军   来源:邮电设计技术

Copyright©1999-2024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荧通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南方广告业务部: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c114@c114.net
北方广告业务部: 010-63533177,63533977 E-mail:shixinqi@c114.com.cn
编辑部联系: 021-54451141,54451142 E-mail:editor@c114.com.cn
服务热线: 021-54451141,54451142
沪ICP备120022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