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TU-T G.821(12/2002)有关假设参考连接(HRX)的相关条款,一个标准(国际)最长假设参考连接如图1所示,两端的2个用户(网络接口参考点T)之间全长27 500 km。它由高级、中级和本地级3种类型的电路串联而成,两端的LE到T参考点(用户接口点)之间这一段为本地级。本地级应包含本地网和接入网。
根据YDN 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有关我国假设最长数字通道的条款中说到:我国国内标准最长的假设参考通道(HRP)的组成如图2所示,全长6 900 km,共分为3部分。长途网中两个最远长途传输节点之间的距离为6 500 km;中继网中长途传输节点与本地传输节点的最长距离为150 km;本地传输节点与通道端点之间(接入网)的最长距离为50 km。本地节点指的是业务节点,中继部分应该是指本地网。
YD 5024-2005《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和YDN 099-1998《光同步传送网技术体制》中没有对本地网进行定义,ITU-T G.821(12/2002)对本地级又很含糊,因此,有不少技术人员,在实际工程项目的传输性能指标设计时不知应该使用哪个标准。
图1中LE指的是本地交换点,相当于图2中的长途节点。对应固定电话传输系统而言应该是指长途交换点,对应移动电话传输系统而言应该是指移动交换点(MS),而不是电话交换端局或移动基站,因为交换端局或移动基站到T参考点(用户接口点)之间这一段为接入网;图2中的本地节点应该是指业务接点(电话网的端局和移动网的基站)。因此,在移动电话传输网中:移动交换中心(MSC)与基站控制器(BSC)、BSC与基站(BTS)或BSC与BSC的连接链路宜按本地网的传输质量指标要求去设计,本网内或本网与他网的MSC之间的连接通道宜按长途网的传输质量指标要求去设计。在固定电话传输中,局间中继以及端局与母局之间的连接链路宜按本地网的传输质量指标要求去设计,一般省际之间和省到地(市)之间的传输通道宜按长途网的传输质量指标要求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