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后,5月17日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中国移动在广州、深圳、南京、北京四大城市也开始启动TD-LTE公众体验。
广州此次公众体验设于环绕大学城的381路公交车上,借助CPE设备将TD-LTE转化为Wi-Fi信号,使公众可以方便地通过任何带有Wi-Fi功能的移动终端进行体验。同期,广州移动还招募了一批大学生体验者,后期还将为他们配备uFi等设备进行体验。
目前广州的TD-LTE规模试验网部署主要在珠江新城、大学城等主城区。本刊记者于现场体验,在中兴通讯的体验车中,以约40公里的时速于大学城行驶,同时下载十几个文件,平均下载速率超过40M;同时打开5个高清视频,所有视频均播放流畅。
381路公交车每车装配两台中兴CPE设备,可允许30人同时上网,正常行驶全程约40分钟。记者乘坐体验时,同样以约40公里的时速行驶时,测速软件显示单个用户速率可达2M。
广州年底具备商用能力
各TD-LTE试验网正在加快进行部署。
目前广州已部署近200个站点,其中大学城为70个站。据中兴通讯方案经营部副总经理顾翔介绍,现在的速度是一个月建数百个站点,计划是到今年底广州整个主城区将实现整网覆盖,具备商用能力。
广州TD-LTE网络目前仍在进行进一步的整体规划,因此无法公布今年将要完成的基站总数,不过此前有消息称深圳到今年底部署完成3000个基站,顾翔表示广州的规模将比深圳“大很多”。
广州的城市建筑多样,覆盖场景非常复杂,针对这一点,中兴在其建设中采用了创新的HetNet组网方案,即宏微结合,以Micro、Pico、Femto等各种Small Cell为主,与宏覆盖设备形成立体网络架构,同时适度采用C-RAN方案,为未来实施可最大程度解决干扰问题、提升用户平均吞吐量和边缘吞吐量的CoMP+eICIC策略做好准备。
TD-LTE的部署中,频率、站址和管道资源都是为业界非常关注的问题。
目前中兴在部署中根据中国移动的统一原则,在F频段(1.9G频段)上对TD-SCDMA升级为TD-LTE,实现基本网络覆盖;在D频段(2.6G频段)上进行容量补充。
“从实际部署效果来看,目前在中国,1.9G还是更适合TD-LTE建设,”顾翔表示,“2.6G实现的吞吐量比1.9G要缩水25%。”
中兴通讯TDD产品市场总监黄帮寿介绍说,在目前的广州TD-LTE部署中,70%~80%都是共用现网站址资源,其中大学城区域原来所有的GSM、TD-SCDMA站址都已启用。
不过他也强调,尽管共用站址对于TD-LTE的部署有利,但也应因地制宜,不能为了共用而共用,应在合适的位置用合适站址,如果没有区分地完全基于原站址,则可能会有很多不合理性。
中国移动对于光纤管道资源的缺乏是其TD-LTE建设中的不利因素,因此各厂商在帮助移动部署网络时都在尽力采取方式减少移动对于光纤的依赖。
“这也是引入C-RAN的关键考量点。”黄帮寿告诉记者,“方案的实施将对传输带宽的需求压缩到了原来的40%~50%。”据他介绍,包括GSM、TD-SCDMA以及广州的TD-LTE网在内,目前中国移动已有10个省份采用C-RAN方案,近期还将进一步推广使用。
年内行业专网TD-LTE站点将达上万
由此轮的TD-LTE公众体验,到未来的试商用、商用,国内的时间表尚不明确,还待政府决策。不过TD-LTE在国际公网市场以及国内外各行业专网领域应用的脚步正在不断推进。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除了支持通用的2.3G/2.6G频段外,中兴TD-LTE设备还率先支持了3.5G频段。截至2012年4月,中兴已为19个国家的33个全球领先运营商建设TD-LTE实验局和商用网络,遍布欧洲、印度、独联体、亚太、东南亚和美洲等区域,多张4G网络已投入商用,如与印度巴帝电信Airtel合作建设南亚第一个4G网络;在瑞典部署全球最大的LTE TDD/FDD融合商用网络,这也是北欧第一个TD-LTE商用网络;在日本与软银合作建设全球最大的TD-LTE商用网络。
行业应用领域正在成为TD-LTE发展的新兴领域。此前,中兴已与北京政府合作展开了基于1.4G频段的TD-LTE政务专网试点,利用移动宽带实现无线监控等应用,同时与物联网合作对火警、烟花爆竹实施监控,以及实现公安调度等;与煤炭、电力等系统合作进行了基于1.8G频段的TD-LTE专网试点,开发了井下监控、人员调度、数据业务等业务,在电力方面合作试验无线抄表、电力调度等;还与铁道部合作启动了TD-LTE高铁覆盖项目,以TD-LTE进行铁路网络覆盖,通过车载固定台实现2G、3G、WLAN等应用;在国外中兴也已开始实现一些行业领域的TD-LTE应用。
“我们对于TD-LTE在行业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十分乐观,”顾翔告诉本刊记者,“预计今年国内各行业TD-LTE专网的建设将实现上万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