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虚拟运营商
2014/7/28 10:10

乐语开店:健康混搭通信

通信产业报  刘亚杰

相比其他虚拟运营商启动放号时的大张旗鼓,乐语通讯发布相关业务则低调了许多。

7月18日,乐语在北京霄云路打造的“妙”品牌店正式营业。在经过数日试营业之后,乐语开始受理预约用户申请虚拟运营商业务的请求。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的“低调”并非没理由:虽然在活动当天,乐语也举行了一系列优惠促销活动,带动了店内产品的销售,提升了店面的人气,但是公司未来发展更为倚重的虚拟运营业务仍然处在发展初期,用户基数并不大,实现规模化增长还需要一段时间。

加码可穿戴

之前接受采访时,乐语通讯执行总裁赵健表示,“移动健康”将成为乐语布局虚拟运营市场的切入点。

按照乐语的理念,用户可以通过一张“妙”SIM卡,登录妙健康APP平台,借助各种智能健康类设备,采集身体数据,并通过云端信息传输实现资源管理,完成运动和瘦身管理,实时监测血压、血糖和心电图等数据信息。正因如此,提供采集这些数据的可穿戴设备,是决定业务发展的关键环节。

从现场来看,乐语的确大量引入该类产品实现该目标。在店面一层的中间位置,乐语展示了以Jawbone为代表的智能手环类产品,以及以Galaxy Gear为代表的智能手表类产品。据工作人员表示,这些产品通过蓝牙手机连接,能够实现计步、测量心率和热量等功能。因为此类产品较为成熟,数据能完整且稳定地传送到乐语的云健康平台中,所以这些产品面向年轻用户,是店内销售的主流产品。

为提供更为丰富的健康服务,店内还展示了更多测量血压和血糖的终端产品。今年3月和7月,乐语分别与康康血压与熙康公司合作推出了血压类和腕表类产品。这些产品隶属于医用健康设备,能够测量用户的心率、血糖和血压等信息,更多面向有监测身体状况需求的用户。

作为探索性尝试,乐语还联合深圳易兴科技与倍泰公司,推出了1时护与倍泰智能手表两款支持乐语数据卡的终端设备。两款产品均有计步、热量消耗和睡眠记录等功能,并能够与捆绑的智能终端同步数据,实时监测终端携带者的健康信息。该产品主打“关爱理念”,面向礼品市场。不过由于产品尚处升级过程中,因此众多功能并不成熟,因此销量并不突出。“今后,不排除厂家回收终端,并提供升级产品的可能性。”乐语工作人员表示。

不久前,乐语已经与春雨医生联合发布了“妙More”健康平台,上述终端及妙卡收集个人数据已经能够在该平台进行分析,用户办理相应套餐即可获得血压计等多种设备。今后,用户还可以通过该平台与指定公立二甲医院以上主治级医生互动,不过工作人员表示,最终实现这些功能还需要进行调试。

业务重构

虽然乐语提供的服务正处于尝试阶段,各种业务还未成熟,但是其重构传统业务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

乐语是以渠道商的身份,参与到虚拟运营市场竞争的企业。截至目前,销售智能手机,以及帮助运营商拓展用户,仍是该公司的主要盈利方式。据数据统计,2013年,通过销售智能手机,乐语为中国联通发展181万3G用户,合约用户达到149万,成为中国联通发展用户的重要方式。

为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乐语按照“手机+配件+运营商业务+增值业务+乐语服务”模式,打造无线互联产品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出移动应用下载、智能手机美容、配套软硬件销售,以及手机保险等多项服务。在妙店中,提供这些服务的空间,都远大于办理虚拟运营业务的前台。

不过,这一点将很快改变。

工作人员表示,伴随虚拟运营业务的展开,乐语通过更多活动,驱动更多用户使用乐语的业务。强化公司虚拟运营业务的属性,弱化产品销售的职能,让虚拟运营业务成为主航道,改变公司传统的业务模式。

乐语后台技术人员表示,公司已在手机端开发移动应用。该平台允许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制式的用户在妙平台注册,使用该应用;对于申请170号段的用户,乐语提供了更多话费和数据流量优惠的活动,以期迅速扩张相关业务的用户群体。“从7月18日至7月22日的5天时间内,已有超过1000位预约用户开始体验乐语的服务,公司将在8月中旬开放线上业务办理。”工作人员表示。

规模掣肘

让虚拟运营业务成为顶梁柱的愿望是迫切的,然而如何提升规模成为该公司的当务之急。

赵健曾表示,截至目前,乐语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开设2500家店面,这让其成为运营商布局开放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然而这些店面仍在经营乐语传统的业务,并未涉及虚拟运营业务。

妙店的员工向记者表示,乐语希望打造一家示范店,一方面积累虚拟运营的经验,另一方面寻找传统业务与新业务之间的平衡点。待时机成熟之后,将示范店积累的成熟经验向全国其他地区的店面推广,推动用户规模化增长。正因如此,全国范围内能够办理虚拟运营业务,并以“妙”品牌示人的店铺,只有霄云路这一家。整个店面有上百平米的营业规模,不过仍显“形单影只”。

在产品环节,乐语已经推出“1时护”和倍泰智能手表两款数据终端,不过负责相关产品业务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位。记者办理了“1时护”业务,试图通过工作人员的帮助开通业务,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该产品才完成调试并正常使用。“该产品的说明并不详尽,我们也缺少实际应用的经验。”该工作人员表示。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C114通信网”的文章皆属C114版权所有,除与C114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单位外,其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联系021-54451141。其中编译类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系C114对海外相关站点最新信息的翻译稿,仅供参考,不代表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翻译质量问题请指正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