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一个拿牌年,大家都在申请牌照;2014年是虚商具备通信服务能力的一年;2015年是虚商真正形成商业模式的一年;2016年才是中国虚商真正开始健康发展的一年。我觉得虚商三年三步走,拿牌、具备通信服务能力和寻找商业模式。”巴士在线董事长兼CEO王献蜀在本次论坛上对我国移动转售业务的发展进程作出这样的判断。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已经累计发展移动转售用户420万户。对此,王献蜀表示,420万只代表了用户数量,但是我国没有一家移动转售企业能在这些用户基础上实现盈利,光有用户数量,没有用户质量,这是我国移动转售业务的现状。在用户规模背后,我国移动转售行业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商业模式。
王献蜀介绍,从2013年开始,巴士在线的移动转售业务团队全面向移动互联网转型,从媒体向基于整个公交产品的移动生态链转型。截至目前,巴士在线发展了近10万用户。他强调说,巴士在线发展的用户特别强调质量,要是真实的用户;没有寻找到商业模式之前不要盲目发展用户,他认为,企业要想长期发展,就是发展有质量的用户和建立商业模式。
对于虚商的发展跟价格的关系,王献蜀认为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他认为,基础运营商自身有发展用户的压力,就算每半年调整一次价格,转售企业的价格永远跟在基础运营企业的调价之后,永远滞后于市场6个月。尽管基础运营商已经非常积极地解决这个问题,但这是一个必然规律。
他认为我国移动转售业务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是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重新定义移动虚拟运营。移动虚拟运营是不是简单地从基础运营商批发流量和语音,然后发展一些通信用户?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础运营商都在考虑不再完全依赖语音收入甚至是流量收入,都在尝试各个领域的“互联网+”。三大基础运营商都在组建自己的音乐、支付、数据公司。因此,传统领域的各个转售企业,也应该用更强的通信能力向移动互联网转型。
对于我国移动转售业务的未来,王献蜀表示,一方面,要开放更多的通信能力,在每个行业采取不同的合作模式,因为各个行业需要的资源都不一样;另一方面,借助通信这个基础能力,每一家企业在自己的传统领域打造自己的移动生态链,构建自己的优势业务,从而形成健康的小闭环、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