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区域广电要在关注产业利益诉求和国家意志导向基础上,积极进行相应的战略重构。
一、三网融合政策对区域广电发展的要求
面对三网融合这一新生事物,各地区域广电的业务路径集中,商业模式同质化严重,定位模糊,市场细分欠缺,内容匮乏且质量不高,用户数量偏小,规模效应尚难显现,各地开展的交互技术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再加之互联网影响力日趋强大,其传播力也获得认可,开始分流电视媒体受众和蚕食区域广电媒体的广告份额。所以,区域广电要根据三网融合政策及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建设,积极构建全业务发展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用户在任意终端上使用到自己喜欢的业务需求,全方位覆盖受众,不断提升区域广电的媒体传播力,实现平台上的跨网融合、内容上的跨界合作、运营上的跨旧创新。
1.全状态——适应受众的碎片化需求
三网融合后,消费者在媒介接触、品牌选择、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上的细分将更加明显,受众信息接触和使用行为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会产生大量碎片化的需求。并且由于人们的生活状态总是处在不断的改变中,如家庭中的固定状态和个人在路上的移动状态,。以及工作状态等各种不同状态的转换,使人们产生了不同的业务需求。所以,在三网融合背景下区域广电要积极进行重构以适应受众的变化,加快业务重构,处于一种全生活状态,满足用户在不同状态下的使用需求,促进区域广电在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其他现代服务业上有新的发展。
2.全终端——帮助用户实现跨网络互通互联
在三网融合过程中,区域广电要帮助用户实现跨终端的业务联动、互动,使用户在不同的网络平台和终端上享受无缝链接的业务体验,这就需要不同的网络之间互相连接,要求网络具有优质高效的传输能力,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
3.全业务——区域广电网络的多方面承载
随着宽带网络的发展,人们希望同一终端实现不同的诉求,如收看电视、通讯、上网,这就要求区域广电在同一个网上能够传输多种业务,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的架构下,开展数字电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城市信息化媒体及户外数字新媒体等新兴业务,使终端和业务的融合特性满足人们的需求。
4.全层次——区域广电满足不同层次的用户需求
用户是基础平台最重要的一方主体。不同的用户如政府、家庭、个人、行业机构,有不同的需求,其中有交叉有融合,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三网融合后的区域广电要围绕个人、家庭和城市三种不同维度的服务对象,构建个人信息平台、家庭信息平台、城市综合信息平台等多信息平台、多业务体系和多服务状态。
二、三网融合背景下区域广电的战略重构内容
在三网融合的发展中,区域广电应从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着手,积极进行全媒体布局,通过相应的战略重构,为进入互联网和通信行业做充分准备。
1.网络重构:从模拟网络转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三网融合,最基本的要求是在同一个网上传输多种业务,为此,对模拟网络进行数字化改造必不可少。网络重构要增大带宽、提升频道容量空间,增强交互性、提升增值服务空间,传播非线性、创造更大的消费空间,最终实现平台化双向互动功能。
第一,人机互动视角的重构。指用户和运营商之间的互动。运营商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融合后的双向网络把用户喜欢的业务推送给用户;用户可以实现自主点播、时移、回看,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其他互动业务,如在线游戏、在线支付、远程教育等。
第二,人人互动视角的重构。指用户和用户之间的互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使得用户之间可以互相沟通、传递信息、赠送视频、推荐节目等;不同网络之间的融合又使得不同终端间的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互动,如电视和手机、电视和互联网等也能畅通无阻地进行互动,创造新的服务模式。
第三,机机互动视角的重构。指电视机终端之间、电视和其他终端之间的互动。通过重构使得电视、电脑、手机、固话等多种终端彼此间的隔阂被打破,实现融合贯通。视频、图像、语音和数据等业务不会简单地集中在一种终端,而是会在不同终端间进行迁移,多种终端间可以进行内容的交换、业务的互动。最终通过网络和终端重构后的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广电跨网跨终端的全业务时代,满足用户在不同地点、不同状态下的需求。
2.业务体系重构:从简单的广播电视传输转向综合信息平台服务
区域广电由简单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向家庭信息平台迈进,这也是广电行业提高媒体传播力的关键。
第一,基本业务的重构。由广播式业务、交互式业务、接入类业务组成的基本业务是三网融合后区域广电最基础的业务体系。在重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区域广电的传统优势资源,利用大规模的用户基础,为更高层次的业务重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交叉关联业务的重构。在类型多样的基本业务上衍生出来的交叉关联业务,对其进行重构主要是通过交叉和关联两种方式,在相对独立的业务之间及内容之间建立起联系与互动,使业务的使用更加方便和人性化,吸引区域广电用户到更多业务上,从而盘活基本业务,进一步挖掘业务的整体系统价值。扬州广电进行了成功的尝试,传输方式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转换,以数字网络为依据进行全方位多业务的探索实践,有线网的业务承载能力迅速提升。在扬州广电网上,用户不仅可以看到直播,还可以点播、回看广播电视节目,搜索视频,浏览政务信息和生活服务资讯,进行在线缴费、购物等,已初步形成服务于家庭消费和文化需求的综合性家庭信息平台。
第三,跨网业务的重构。主要是将电信网、互联网等外部网络打通,重构后网络的互联互通,使业务的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也使得不同网络中的内容可以共享,业务在不同终端间能够迁移、互动,从而推动区域广电全方位的开放与融合。
3.内容重构:从传统电视单一视频内容转向汇聚区域广电内外的海量内容
内容是广电行业的核心优势资源,也是区域广电最重要的无形资产,更是三网融合过程中区域广电的重要法宝。三网融合在改变网络结构的同时,也对内容产生了巨大影响,渠道终端的无限扩张带来的是内容需求的无限上升,区域广电应通过重构获得海量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聚合、监控和多重利用。
第一,推动内容的数字化,适应渠道终端扩张对内容的需求。首先,区域广电系统要通过内容的数字化来提高内容的生产能力,催生出更多的多媒体内容产品,突破传统电视单一视频内容的局限,赋予电视以全媒体的特性,实现数字化内容的多渠道传输;其次,区域广电要面向多终端的扩张需求进行网络重构,三网融合不仅是传输渠道的放大,一大批新的媒体终端也将不断涌现出来,将来,这种接收终端的发展规模还会继续扩大,多种终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使得市场对内容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其增速远远超过内容生产的速度,迫切需要大规模的内容注入。2010年深圳广电高调推出的新媒体全息跨界平台——独立域名网站“中国时刻S1979.com”表示要打造“三网融合、破频传播”的创新传播组合,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与互联网融合创造新的内容模式,构建区域广电系统全能内容库。三网融合不仅在数量上对区域广电内容生产提出了新要求,也要求区域广电在内容生产模式上进行重构,由原来线性的生产播出模式转变为非线性的集成模式,要让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收看,而是主动、自由地使用内容。区域广电系统应构建基于“海量、个性、专业、智能”的“全能内容库”结构来代替简单的线性播出模式,不仅仅为电视播出提供内容,而要为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三个网络,为电视、电脑、手机等多个终端提供内容,进行多渠道的全面覆盖。上海东方传媒集团公司早在2001年就成立了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进行了互动内容的开发,2005年又成立了负责运营IP电视的百视通公司,并把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业务板块整合进入百视通公司,形成了由文广互动和百视通两大子公司构成的新媒体业务板块,覆盖范围包括电视、手机与互联网。
第三,汇聚广电内外的海量内容,实现内容的互联、互通、互动与互补。三网融合后,区域广电网络将具有海量的内容承载能力,在新的内容平台上,除了把区域广电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内容资源进行重新聚合之外,还有更多的空间引入广电之外的社会内容资源。各地区域广电要打破台网界限,整合、集成和合作开发更多的适合用户需求的内容。区域广电要根据未来网络的需求、终端的特征和用户的使用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互动内容,并以推荐、关联等方式来加强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在可管可控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吸收一些原创性、草根性的内容,将海量的互联网内容有序地引入到新的区域广电系统中,形成平台聚集效应,进一步满足市场对内容的需求。
4.运营体系重构:从满足基本客户的标准化需求转向满足海量用户的精准差异化需求
区域广电在三网融合的逐步实施中,要完成物理网络的重构与融合、内容库的建设、业务系统的架构,其业务形式的转变必将促使运营模式的改变,因此,运营体系的重构对于区域广电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构建全新的用户管理模式,满足用户差异化的信息需求。面对三网融合下的新型服务,区域广电必须构建新的用户管理模式,用更科学的方式来管理用户,以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新的运营系统的建立要能有效地整合系统资源,支撑全网业务开展,以精准的网格化管理和庞大的用户数据库作为支撑,以满足海量用户差异化的信息需求为目的,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适应现代市场竞争需要,实现三网融合后新系统的运营管理。
第二,打造全方位渠道与服务,支撑新的业务模式的运营。三网融合后,将会实现从广播式业务到交互式互动电视业务再到全媒体业务的不断推进。全媒体电视业务阶段,是以搜索引擎的模式,把互联网的信息用整合和分享的方式引进到互动电视上,打通信息渠道,重构出不同新媒体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这三种业务模式,将数字电视用户由看电视发展到玩电视再到用电视,也将使区域广电的运营模式发生质的转变。
第三,建设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有效整合的运营体系。面对三网融合,区域广电原有的业务系统已经无法满足运营需求。一是缺乏统一的用户数据资料,各种业务系统割裂,容易形成信息孤岛,用户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二是各种业务系统封闭且分散,不利于业务的融合、服务的推广和全业务的开展。因此,三网融合后,区域广电全方位运营系统的重构必须以数据的精准性为基础,涵盖服务、营销推广、计费三大子系统,区别于原来割裂的系统,重构成具有整合性的新的有效运营体系。
三、三网融合背景下区域广电的战略重构路径
以业务带动重构,以资本促进重构,以产业链整合策划重构,正逐渐成为三网融合环境下各地区域广电常用的战略重构路径。
1.以业务带动重构
对于运营能力强、业务突出、技术先进、市场运作规范、竞争优势明显、服务质量优良的区域广电,鼓励其通过技术输出、业务模式输出、开发新业务等方式,进行跨区域的业务合作,促进联合发展。最早通过技术、业务等方式进行跨区域业务合作的是浙江华数,通过业务的联合发展,华数虽然并没有与当地网络有资产层面的整合,仍然获得了更大的用户规模,取得了更大的收益,进行了实质性的全国运营。2009年6月,江苏有线与昆明昆广网络合作建设“昆明互动数字电视平台”项目,也是因为看到了业务整合的优势。
2.以资本促进重构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网络公司以资本形式参与区域广电地方网络运营有了可能性。已经上市的几家网络公司,如歌华有线、湖南电广传媒、深圳天威视讯、陕西广电网络等,通过从资本市场上获得的资金,完全有实力投资其他地方网络。歌华增资涿州有线,湖南电广传媒成立华丰达公司专门从事省内外网络的并购整合,都释放了这方面的信号。在江苏有线与上海文广签署合作协议后的记者发布会上,江苏有线董事长陈梦娟表示,江苏有线也有上市的打算,有线网络运营商在资本市场上实力的增强,使得用资本来整合有线网络增加了几分可能性。
3.以产业链整合思路策划重构
三网融合后区域广电生存路径的终极形态,最终要归宗为区域广电产业链的构建,只有形成产业化,整合平台建设、内容制作、节目集成、系统运营、终端制造与营销等环节,将产业链各环节的资源充分调动、整合,区域广电才能保持旺盛生命力,获得新发展。上海文广互动公司集成了16个全国性专业频道,通过策划对这些频道的内容资源进行了跨媒体、跨渠道、跨行业的深度挖掘。劲爆体育频道跟体育类垂直网站琥珀网进行合作,请网络上的草根评论员与权威进行对话,让用户进行投票和讨论,使内容在多平台多方面进行深度结合。配合线上内容,音乐频道与合作伙伴策划了一系列线下活动,全年做上百场演唱会,在全国各地巡演,创造了不菲的收入,还举办主持人选拔赛等活动,牢牢黏住用户;极速汽车频道通过跟易车集团合作,成立了中国汽车领域最大的专业服务平台,为频道订户提供汽车免费检测、公路急救导航等附加增值服务,与整个汽车产业链建立了关系。在三网融合后的区域广电平台上,运用产业链的思路,能实现“一种资源,多种使用”,进一步提升内容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