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家都知道,有一些致命的弱点。第一,不可控、不可管的,在网络上不安全,非常自由,原来发展的理念,没有集中控制一说,网络智能全部都是在周围,在各家各户自己的计算机里面。
郭桐兴:也就是说这个计算机用户想在网上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吗?
陈俊亮:所以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可控,不可管带来的不安全。第二,传送的质量不像电信网是有保障的,你付了电话费,这个电话质量一定是保证的。但它是不保证的,所谓尽力而为地传送,尽力而为什么意思呢?你传的过去当然最好,传的好当然最好,传不好你也别来怪我。所以不能保证一些重要信息的及时到达以及安全的到达,当然它还有一些其他缺点。在IPV6里面地址问题解决了,其他有些问题,比如安全问题,有一些改善,但是没有根本得到解决。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行下一代互联网计划,中国有一个计划,叫做CNGI,代表中国下一代互联网。它分为几方面,有基础研究方面,有网络部署方面,还有应用技术的研究。在基础研究上,我们也认识到,世界各国也这么认识到,包括美国,认为互联网的一个基本思路就是不安全、不可靠,不能保证传送质量,所以有没有一些办法,我们从根本上对网络的结构做一个改变,有没有更好的新的办法,在美国,我印象大概是三四年左右,美国基金会启动了一些比较大的计划,就是研究现代的互联网。我们国家也做了类似的工作,而且启动也比较早,我知道,大概四五年前我们国家就启动了,就开始了互联网的基础研究。我们有两个机构进行支持,一个机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另外一个机构是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计划,现在有两三个项目都属于探索新一代互联网的一些理论跟构造,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也有些初步的成果,但是将来是能够出来一个完全新的体系结构,现在还不能说,还要等着看,还要等待进一步的实践检验。
第二部分,网络的建设。现在在国家支持之下,我印象国家这个计划的推动,是05年已经开始实施这个计划了,首先在国内建设一些IPV6的网络,各大运营商,我知道都有相应的建设计划。这里面做的比较突出的是教育部为主的所谓中国教育科研网,组织管理工作是教育部委托清华大学做的,现在从网络建设来说,已经建成了一个纯的IPV6网络,而且使用量以及用户规模,应该说在世界上是第一位的,就是在运营的IPV6当中。在上面,不但是建成了这个网络,这个网络是连接全国的所有高等学校,以及一些比较重要的中学,都已经开始上网,可以共享资源,可以有些课件进行共享,包括信息交流,可以互相进行一些通信,比如说现场的教学或者是远程医疗,这些典型应用都在做,慢慢地在推开。这个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另外还在做其他好多的,我印象中,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至少做了两期应用技术方面研究,很快就要做第三期的应用技术研究,使我们国家正在建设当中的IPV6网络上能够真正地用起来,因为这个网络最重要的是要能用,各种各样的应用技术,以及它的典型应用研究,这个已经进行了两期,如果没有记错,至少两期,也可能三期,今年八月份左右又要推出新的一期,还要开展这个工作。我们国家在下一代互联网上的推动力度还是很大的。下一代互联网的概念不仅仅是IPV4变IPV6,还需要能够比较好的解决安全问题,网络传输质量的保证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能够真正解决,才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内涵。从IPV4过渡到IPV6只是当中的一个步骤而已。
应该说,我们整个网络的基础,我必须要说,也就是所谓信息高速公路,这个高速公路到底是什么呢?必须是光纤传输,或者是光网络,70年代,这也是中国一位留英科学家,叫高锟,他现在在香港,在世界上首次发现光纤可以传输信号,这是从原理上发现,经过很多年的努力,我们现在确切知道光纤通信,有一段光波段可以应用于通信,而且是比较好的用作通信。这个波段,所谓从1200纳米到1600纳米,从现在水平来说可以接近一百公里,就是不需要进行信号的处理,接近一百公里,这个已经非常好了。现在所谓的我们国家的基础网络建设,毫无例外的都是基于光纤通信。我们光纤通信从80年代研究起,应该说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在最近,说的最近是三年之前,05年我们国家武汉有一个邮电科学研究院,已经研制出了一个商用样机,这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水平,我刚才说的光纤通信,这个波段里面可以分成80个小的波段,1200到1600,四百纳米是一个很宽的波段,里面还可以分很小的,再细化出80个波段,每一个波段,很小的波段上可以通多少呢?可以通40个Gb每秒,Gb是千兆比,也就是十个九次方,就是说可以在一个很小的波段里面可以通到40个Gb,等于是四万个兆比,一兆比就是十个六次方,就是四万个兆比。具体来说,打一个电话需要多少带宽呢?是64千比,就是六万四千比,大概一兆比可以通120路左右的电话。它是四万个120路,你可以想像看有多少个量。光纤可以分80个小波段,所以前面的数还要乘以80,才是一根光纤的总的通信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