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4日至16日,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盛大举行。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耕者和本届大会的专项保障通信运营商,中国联通出席大会开幕式、全体大会和高等教育数字化平行会议,以“硬核技术”保障大会通信、以创新成果诠释教育未来,全面展现在智慧教育领域的实践突破。
硬核技术筑基:11项“黑科技”护航全球教育盛会
作为大会官方通信保障运营商,中国联通以5G-A、元景大模型、400G超高速光纤等11项前沿技术构建“网速逆天、智商在线、安全无忧”的通信网络。在场馆内,5G-A技术实现千兆上行、万兆下行速率,结合400G全光运力网与50G PON技术,为250余台终端提供万兆专线接入,现场Wi-Fi速率达400Mbps,保障高清直播、VR课堂“零卡顿”。网络管理依托元景大模型实现智能化升级,通过“人机协同”Copilot模式革新传统保障流程,故障处理效率提升超50%。安全防护方面,安全GPT技术对800余个IP进行7×24小时监控,构筑AI防火墙体系。此外,“通智超一体算力调度平台”以多云协同架构降低40%带宽成本,提升35%算力利用率,为全球参展方提供高效、低耗的数字服务。
圆桌对话:阐释“三重融合”驱动教育范式跃迁
在教育部高教司主办,武汉大学承办的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高等教育数字化平行会议上,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振军作为产业界代表,出席“智能变革教育的新阶段、新标准、新路径”圆桌对话,系统阐述了智能技术驱动教育变革的实践路径与产业洞察。
李振军指出,教育正经历从“知识传授”向“数智赋能”的跃迁,提出“三重融合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数智时代需突破学科壁垒,实现数据科学与AI技术融合、技术人才与行业场景融合、产学研人才生态融合;强调“数据要素+智能技术”的双轮驱动效应。建立大数据和AI实习实训基地,辅助就业导向型柔性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听课与动手处理数据、搭建平台结合,提升学生就业胜任力。建立以“大数据采存管算用”培训为核心的一站式教学实训平台,提供算力资源、算法支持;融入真实案例教学。目前,中国联通已与100多所高校合作,提供高质量数据集支持科研,联合申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科技项目。
成果展亮剑:明曦智教大模型、5G+AI非遗传承引领创新
中国联通智慧教育军团结合联通元景与DeepSeek双引擎架构自主研发的明曦智教大模型,经过多阶段深度训练,推动多类学科数据融合,推进学科模型建设。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体系解构与学习路径规划;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策略定制与教学环节设计。目前已与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联合共创了AI伴学、AI校务助手、AI教研教学、AI校长助理等智能体与应用,适配多元教育场景,全面推动教学品质升级、校园治理优化与学习体验革新。
依托5G、人工智能技术,湖北联通联合十堰市土关垭镇中心学校打造“5G+AI赋能茶艺非遗传承”标杆项目,土关垭中心学校实现与茶园、炒茶室、教学点等五地的实时高清互动,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农村教育中心列为典型案例。同时基于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开发的AI数字人“通通”也亮相成果展,其内置丰富的茶文化知识库,不仅能解答茶艺知识的各种疑问,还支持中英双语智能问答。再加上有了内置联通5G芯片的录播推车的助力,即使身居偏远山村,老师和同学们也能够实时调阅采茶、炒茶、泡茶等教学环节视频,还能通过超高清投屏1:1还原教学场景,与城市孩子们一同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展会期间,教育部、北京、山东、湖北、江苏、福建、等省市教育厅、教育局及相关高校领导、国内外教育领域专家、学者和媒体莅临中国联通展台参观交流。
现场观摩:VR实验、全息课堂破解教育核心痛点
在大会观摩校活动中,中国联通专业教育子公司云启智慧的VR虚拟实验教学和5G全息互动课堂两项技术应用成为焦点:在武汉市神龙小学落地的5G+VR实验系统,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佩戴VR设备即可安全完成粉尘爆炸等高危实验,AI实时反馈操作规范性,覆盖全国百余所示范校。在武汉市二桥中学跨区域全息教学演示中,异地教师通过4K全息影像实现“面对面”授课,肢体动作毫秒级同步,师生问答流畅无延时。该技术也入选工信部“5G+智慧教育”典型案例,应用于13个地区党史思政、双师课堂。
科技为翼,共绘教育数字化未来
中国联通以“数据要素+智能技术”双轮驱动,持续推进教育范式变革。从非遗传承到高校治理,从课堂革命到资源均衡,中国联通正以创新实践为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注入中国智慧,携手世界共赴智能教育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