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众所周知,手机卡是开启移动通信生活的一把钥匙。对用户来说,这把钥匙应该是智能的、个性的,不仅能通信无阻,还能满足用户更多的需要。因此,用户对智能手机卡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理应引起中国电信等三大运营商和手机芯片厂商的高度重视,早日推出高性能的智能手机卡。
长期以来,我国手机卡的功能都较为单一。多种业务集合的手机卡可以说是空白。用户只能选择心仪的业务种类配置单一性能的手机卡。从运营商来说,这种单一的业务与用户的实际需要是极为不匹配的。以北京电信为例,支持后付费业务的有天翼国际卡、银联翼宝手机卡、天翼交通卡等。这类卡的业务均是单一的,相互排斥的,使用了天翼国际卡就不能用银联翼宝手机卡的功能。笔者曾先后使用过这两种手机卡,也有着切身的体会。
据悉,国内三大运营商手机卡的容量最多为128K,容量再大的手机卡尚无。其卡本身亦不支持存储号码的分类,检索、管理等功能。还停留在仅保存电话号码和短信最初的低层次功能上。除了天翼国际卡保存的电话号码多一些之外,其它种类的手机卡最多为250个电话号码、短信40条。而且多年以来手机卡均没有什么变化。
目前,运营商根据不同业务种类推出了不同功能的手机卡,用户用什么业务就选择什么手机卡,不能兼而有之,因为手机卡不是智能的,而是按业务相分离的手机卡,因此受到了不少用户的质疑。我想,运营商应进一步为手机卡增容,这方面单靠运营商一家也是无法实现的,运营商必须依赖于与手机芯片厂商的积极合作、研发,才能生产出高性能的智能手机卡,使其承载起更多的电信业务。对此,有实力的运营商不妨在这上面加把劲,尽早拿出适应各种业务的智能手机卡,以满足广大用户的实际需求。
程京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