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讯 6月27日消息(杨笑)继机架服务器淘汰塔式服务器成为主流后,集计算、网络、IO等一体的刀片服务器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服务器设计从过于追求性能开始向基于OPEX考虑的均衡设计发展。
早期,建设机架服务器仍然是数据中心的主流产品形态,随着服务器规模扩大,机柜级服务器成主流。与此同时,大集中时代的服务器也正从通用型的规模模式转化为专业性的定制模式,以全力支撑云计算发展。对于服务器定制化需求最为狂热的就是互联网大佬,Facebook最早主导在国外推出“开放计算项目”(Open Compute Project),吸引大批企业加盟。
而国内互联网巨头也不甘示弱,阿里巴巴、百度和腾讯联合发起整机柜服务器项目,成立天蝎项目,英特尔为项目技术顾问,随后,2012年10月,中国电信加入。今年3月,中国移动正式加入。目前,天蝎项目虽然在短短几年就完成技术两级跳板,并在向第三级迈进,但由于各种问题,还处于小范围规模部署验证阶段。
技术演进路标:从1.0到3.0
据了解,天蝎项目组2012年4月就发布天蝎1.0技术规范,完成天蝎1.0整机柜的联合开发与测试,并开始小规模验证与优化。天蝎1.0 Rack主要特点包括:模块化设计、最大程度复用现有技术、集中电源、风扇墙散热、集中管理、节点多样性。
2012年12月,天蝎Rack部署落地超过200个。2013年6月,项目组启动天蝎2.0技术规范研究,10月,天蝎Rack部署量接近500个,有联想、浪潮、华为等7家Vendor提供产品。11月,正式发布天蝎2.0技术规范。12月,启动模块化数据中心项目。
天蝎2.0 Rack主要改进创新点在于:采用2100mm、2300mm两种机柜高度规格;充分利用内部空间,统一内框为21英寸;每U的高度比标准U增加2mm,天蝎U单位(46.5mm);升级机柜背板功能,并实现热插拔功能;服务器节点与机柜系统解耦;优化散热策略,明确定义风扇的尺寸,统一为140*38规格。
2014年4月,项目组完成天蝎2.0开发验证,开始小规模部署。并正在进行3.0技术规范及产品研究。对于天蝎3.0,据阿里巴巴云计算资深经理肖德芳介绍,希望服务器资源进一步融合,包括IDC融合,进一步和MDC结合以及网络融合,高速内部通讯网络,还有就是引入RSA/硅光电等技术,实现机柜即资源,还有实现计算、存储、网络资源灵活定义。
肖德芳表示,2014年还是天蝎1.0与2.0技术规范并行使用,并对天蝎2.0完善,完成小规模验证,2015年将全面切换2.0规格产品,预计50%需求将采用整机柜方案产品。至于在预研3.0规格产品有望在2017年规模落地部署。
实践收益明显 挑战也明显
通过实践部署天蝎项目,据了解,OPEX呈现较大下降,降幅大于10%;同时,交付效率加大提升,相比于传统服务器提升10倍以上;而且,提升IDC的利用效率,至少提升10%。这符合天蝎项目降低TCO及提升交付运维效率的目标。
不过对于能否形成整机柜服务器和模块化数据中心行业规范,以降低TCO及提升交付运维效率,并促进服务器和数据中心技术融合创新还存在不少挑战。
据肖德芳介绍,通过天蝎项目实践,存在较多专用部件,物料备货周期偏长问题;还有交付周期长,尚不能满足业务的突发需求;供应商不足,采购成本仍然偏高;研发周期短、测试不充分,批量部署后仍出现不少问题。
而联想集团企业业务集团IPDC产品开发总监谢政维最近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国内天蝎项目不温不火,很大原因在于前期投入巨大,对技术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而且各企业对于软件的要求不同,对于服务器的要求也不一样,如何整合是一大问题,此外,功耗和价格也是天蝎项目的拦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