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4通信网  |  通信人家园

资讯
2009/7/18 12:29

李进良:TD设备替换不能追求一时得失

经济观察报  沈建缘 闫薇

中国移动设备替换:大唐TD部分“下课”

中移动在上海、广州两地TD-SCDMA网基站中,由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下称“大唐”)提供的一期设备都将被替换,两地基站总数约6000个。

大唐内部人士向本报证实,在中移动将要替换基站的大唐一期设备中,大唐仅保留一部分份额。“我们自己替换的设备是免费的。”该人士表示,“目前看不会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带来什么影响,但从产业层面看我们觉得还是有些问题。”

大唐“折翼”

业内人士认为,替换的原因并非大唐的产品性能不达标,而是国企出身,技术研发背景的大唐移动无力与更加市场化的竞争对手抗衡造成的。

“说大唐的技术有问题是很冤枉的,大唐的问题出在客户关系上。”一位参与第三次TD招标的设备商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对设备商综合评分中,中移动将8家设备供应商分为A、B两个等级。其中,大唐、中兴华为诺基亚西门子为A类企业,其余4家为B类企业。

在技术评分环节,中兴、大唐、华为分别占据了前三名,三家得分虽有差别,但是距离不大。

此前,中国移动集团总公司第一次招标确定了各家设备商的份额,并没有确定具体承建城市。在三期招标中,中移动要求,下辖每个省份上报2家A类企业,1家B类企业,自行选择设备供应商,然后再由集团公司集选。

让人尴尬的是,身为TD专利拥有者的大唐,并没有得到预料中的礼遇——近30个省份的移动运营商,29个选择中兴,23个选择华为,只有6家选择大唐。

当 “中移动提出要进行LTE演进,需要对原来大唐不能向LTE演进的设备进行替换”的时候,大唐也没能扳回局面。

预计替换设备上海和广州是TD本地网中规模最大的两个,上海TD-SCDMA网络一期基站数量近4000个,迎接世博会期间还将新建2000多个TD基站。广州一期TD-SCDMA网基站数有2000多个。

据不完全统计:如果一个基站需替换3个载扇,每个载扇价值3万元,那么每个基站加上配套替换费用约10万元,6000个基站全部替换约需6亿元。

一期设备大多是实验室机器,但大唐后续可升级的设备已经研制出来了,“但要大唐替换,中移动肯定要花钱。”一位了解大唐的内部人士说,“要让身为国资委下属企业的大唐投资这样一大笔钱用于替换设备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大唐向中移动提出,替换设备所需要的成本需要中移动来支付。中兴和华为等竞争对手就在此时 “复制了在全球低价竞争的成功经验”向运营商提出免费替换方案。

中移动的天平顺理成章地倾斜——上海TD一期设备全部由华为公司搬迁替换;广州部分的TD一期设备由中兴通讯搬迁替换,大唐仅保留1/3左右的份额。

中移动的选择

对于设备被替换,业内看法不一。

被誉为“TD三剑客”之一的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员李进良教授在广州接受电话采访时称,TD-SCDMA在广州的信号很正常,并不存在技术问题需要替换。“我在广州天天用,真的很好。”李进良教授说,“现在的问题是应该赶快把站补齐,形成一个精品网。”

他认为,真正实现LTE(LTE,LongTermEvolution的缩写,字面翻译“长期演进”)还有三四年时间,在时间上还是充裕的。3G的频率比2G时代的900兆高,需要更多的基站,因此按照广州的覆盖至少需要12000个基站,把已经建成的基站替换掉“并没有必要”。

不过,中移动并不如此认为。在花费了近500亿上TD-SCDMA项目以后,中移动的规划非常简单——就靠TD-SCDMA发展未来,这需要他能够提供领先的客户体验。

一方面,目前的移动话音业务的利润率正不断降低,要想赚更多的钱,必须寻找话音、短信以外的新业务,获得新的利润来源。另一方面,要保留原有庞大的用户群,中移动的TD-SCDMA网络必须定位于高速上网等3G特有的数据业务,满足个人、家庭和集团客户在3G环境下新的服务需求。

目前中国移动已累计开通TD基站2万个,容量扩大到950万户。通过采取“不换卡,不换号,不需进行登记”三不策略,中移动试图扫清用户对3G业务的使用障碍,除此之外,通过“3+1”TD终端(TD上网卡、内置TD上网卡的笔记本电脑、无线固话和TD手机)来加速用户对3G业务的需求以增加用户规模。

“如果移动准备替换这些设备,正好说明移动下决心要做好TD。”工信部官员告诉记者,“TD一期的设备都是实验室的样机,如果运营商的设备都升级换代了,那么替换一期设备是顺理成章的。”

对此,正在新疆调研的通信科技委的副主任陈如明称,“中国移动是聪明的,TD在3G时代要发挥作用,必须更快与2G网络融合。不然在三大运营商的竞争中,中移动的用户优势就会很快丧失。”

陈如明表示,随着7、8月份开始的大规模试商用,用户对TD-SCDMA的应用将更加敏感。“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更换,不断地完善网络的深度融合,才能够得到用户,三期建设扩充新的设备是有必要的,如果更好的东西上来跟TD没有矛盾,替换没有坏处。”

低价竞争

在运营商的设备升级中,部分有实力的设备厂商正通过免费模式切入竞争对手的已承建网络。易观国际总经理张鹰认为,尽管对大厂商而言,招标时的低价损失有望通过扩容及升级换代把成本收回来,但仍然为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埋下了隐患。

在中国移动TD-SCDMA一、二期招标中,为了拉开与其他TD系统设备厂商的距离,综合实力较弱的大唐曾采取最低报价的方式获得市场领先优势。

不过,在中国移动TD-SCDMA三期建网招标的各设备商分数排名中,中兴在四项评分中均位居第一,华为排名第二,大唐移动排名第三。其中中兴报出了最低价,仅为1.23万元/载频,不到其TD二期招标价格的一半;华为报价也仅为1.5万元/载频。

“大唐的国有企业体制有很多的制约,它不像华为、中兴是市场化出身的,如果大唐也亏本卖去拼一下,国资委是不同意的。”李进良称,TD研发了10年,大唐移动10年都没有收入。如果现在不能从创新中获得回报,也就没有新的资金投入产业研发。对产业链的推动作用也将消失。

李进良称,低价和免费策略造成的“圈地”会促使设备厂商向成本方面投入过多精力,不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TD精品网络。“作为产业龙头,供应商应该让产业链的所有企业获得长远发展的机会,如果仅仅追求一时得失,必然会给市场的后续发展埋下一定隐患。”

给作者点赞
0 VS 0
写得不太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C114通信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热门文章
    最新视频
    为您推荐

      C114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1999-2025 c1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2002291号

      C114 通信网 版权所有 举报电话:021-54451141